鉆石樓西區作為南通市崇川區虹橋街道新中社區內標志性的老舊小區,自2000年建成以來,承載著無數居民的生活記憶。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房屋老化、電梯故障頻發、停車難以及地下車庫無照明等問題逐漸浮出水面,成為困擾居民日常生活的難題。
關鍵點:成立小區業委會
如何破題?通過征求大多數業主的意見,結合新中社區搭建“黨建共創、資源共享、發展共建、決策共謀、成果共享”的社區治理共同體工作思路,自物業撤場,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逐步開啟居民自治之路。
2022年,鉆石樓西區21幢進行了全面提檔升級。為解決停車難題,借著提檔升級的東風,社區依托“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召集業委會、政協委員、街道城建部門、施工方,進行多次協商,結合實際,化難點為亮點,原來19幢至21幢中間的衛生死角“搖身一變”,變成寬敞的水泥路,為小區增加30個停車位。
車位有了,但外來車輛可以隨意進出,停車依然存在問題,居民都希望安裝道閘。為徹底解決這一難題,業委會多方走訪、協商,最終免費為小區成功安裝了道閘。
“我們的停車位是免費對小區業主開放的,只要憑房產證、行駛證、戶口本在小區門衛那兒登記即可。”業委會成員譚海蘭說。
關鍵事:解決居民心病
地下車庫無照明設施,違建、私拉亂接等行為屢禁不止,已成為居民的心病。
為了消除居民的顧慮,業委會摸清車庫違建信息、上門告知業主、組織居民自行整改。對拒不整改的業主,業委會、社區聯合相關部門,展開專項聯合整治,消除安全隱患、疏堵結合推進長效管理。與此同時,社區協助業委會多方聯系有意向參與車庫改造管理公司。經過慎重考慮,業委會選擇南通樁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并結合實際,對地下車庫進行改造提升。
“以前小區的監控全都癱瘓了,我們有老人、小孩的家庭,很擔心安全問題。”因原物業撤場,導致公共探頭蒙塵,業主白女士憂心忡忡。在進行車庫改造過程中,業委會、社區與南通樁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協商,免費為小區內部安裝數個攝像頭。“車庫這下亮多了,安全性也提高了,新車停放也不用擔心了。”居民的舒心之路以家為圓心,逐漸延展。
一條心:共建宜居小區
今年以來,新中社區以“中意家 同心建”基層黨建書記項目為抓手,鼓勵小區黨員亮身份、擔作為,加入小區值日生隊伍,深度參與小區建設管理,實現自治共管的良好局面。
近日,值日生在日常巡查中發現,鉆石樓西區與虹北路6號大院共用圍墻部分已出現較大程度傾斜,給兩個小區的居民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
危墻要變新墻,資金是一大難題。新中社區結合共同締造理念,牽頭業委會、居民代表多次召開協商會議,商討解決方案。經過多輪磋商,敲定由鉆石樓西區業委會和社區共同出資進行維修。社區平安志愿者、網格員、小區值日生組成安全保障工作小組,在維修期間,通過網格微信群、移動小喇叭等告知居民注意出行安全。多方聯動,有力保障了危墻維修工程的順利進行,經過3天緊鑼密鼓的施工,危墻變新墻,徹底消除了讓居民擔心、讓社區揪心的安全隱患,為居民營造了安全的出行環境。
“我們通過黨建引領小區自治,更精準聚焦居民需求,將專業、貼心的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新中社區黨委書記張艷麗表示。如今,居民主動參與小區治理的積極性高漲,助力小區難題破解和矛盾化解,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通訊員 王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