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惠花園小區3號樓一樓的車庫起火冒煙了!你們快來!”3月13日上午10時08分,大豐區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接警臺鈴聲大作。值班民警趙建國抓起接處警記錄本時,報警人焦急的聲音已從聽筒傳來。掛斷電話,趙建國迅速帶著輔警沖進警車駛出了派出所大門。
一到現場,刺鼻的焦煳味就鉆進了鼻腔。只見事發車庫門緊閉,濃煙正從門縫里鉆出來。趙建國下車跑向失火車庫,邊跑邊聯絡物業。
“先確認有無人員被困!”55歲的趙建國半蹲在車庫窗前,透過防盜柵欄和蒙塵的玻璃,看見屋里堆滿的雜物正躥著火苗,但未見人影。他隨即轉身奔向消防栓。
兩名輔警正拖著消防水帶,趙建國一把抓住扭曲的水管接口,喊道:“水帶再拉直些!對準門縫沖!”高壓水柱撞擊鐵門發出悶響,卻澆不滅門后的明火。
物業工作人員小跑著過來說:“房主暫時聯系不上!”門的縫隙小,水柱只能在外圍打轉,趙建國抹了把臉上的水珠,抄起墻角的消防斧,奮力撬開車庫的窗戶,冷水裹著玻璃碎碴迸進火場,騰起的水汽混著黑煙裹挾著熱浪直撲他的臉,他渾然不覺。
消防車的警笛由遠及近時,趙建國的制服已經能擰出水來。他連忙退到警戒線外給專業隊伍讓出通道。群眾遞來的紙巾還沒接穩,對講機里又滋滋傳來新的出警指令——一起糾紛警情。
“老趙,回所里換件衣服再去吧。”同行輔警說。坐在副駕駛座位上的趙建國擺擺手,擰著袖口的水說:“先去出警,衣服回頭再換。”
三十載春秋交替,從軍裝到警服,趙建國始終保持著最樸素的信念:群眾的事,一刻也耽誤不得。
通訊員 陸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