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以“踐行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宮頸癌預防第一防線”為主題的宮頸癌疾病及HPV疫苗認知科普系列采訪在徐州舉行。作為我國發病率居首位的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十個部門聯合制定、印發了《加速消除宮頸癌行動計劃(2023—203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其中包括普及宮頸癌防治知識,促進HPV疫苗接種。為響應《行動計劃》,各地也陸續出臺行動實施方案,加強HPV疫苗科普宣傳,支持適齡女性盡早接種HPV疫苗。
及時接種HPV疫苗,筑牢宮頸癌預防第一防線
近年來,我國宮頸癌發病率仍在上升。徐州市中心醫院新城分院婦產科主任陶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原因,我國女性高危型HPV感染存在兩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是15-24歲,第二個高峰期是40歲以上。成年女性隨著年齡的增加免疫力會降低,從而對病毒的清除力會下降。”
“接種HPV疫苗可有效預防HPV持續感染及相關宮頸病變,建議盡早接種盡早保護。9-14歲小年齡段是接種HPV疫苗的最佳時機,對于超過該年齡的成年女性來說,最好的接種時機就是當下。”徐州市泉山區永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保健科裴珊瑤補充道。
二價HPV疫苗防癌“夠用”,盡早接種才有價值
當前我國HPV疫苗的整體接種率還有待提高,這給宮頸癌的防控工作帶來諸多挑戰。裴珊瑤說:“切勿盲目等待高價數疫苗而錯過最佳的接種時機,要根據疫苗資源和自身情況靈活選擇并盡早接種HPV疫苗。”據了解,HPV16和HPV18型是導致宮頸癌的最主要的型別,在中國,84.5%的宮頸鱗癌病例與 HPV16、HPV18 持續感染有關。接種二價HPV疫苗已經可以預防大多數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國內已上市的二價HPV疫苗包含一款進口二價HPV疫苗,和兩款國產二價HPV疫苗,無論是何種價數的疫苗,盡早接種才有價值。”
陶巍介紹,HPV疫苗的保護不能光以價數而論,需要理性認知疫苗的成分、有效性、安全性等。疫苗的主要成分是抗原和佐劑。不同的HPV疫苗使用的佐劑有所不同。研究表明,應用創新佐劑系統的疫苗(如進口二價HPV疫苗)有助于激發機體產生更強的免疫應答,從而維持高而持久的抗體水平。
裴珊瑤強調,“臨床試驗和真實世界研究均證實, 應用創新佐劑系統的HPV疫苗(如進口二價HPV疫苗),針對疫苗所含型別以外的其他高危型HPV(HPV 31,33,45)也有一定的交叉保護作用。”
HPV疫苗接種結合宮頸癌篩查,助力消除宮頸癌
陶巍進一步科普到,疫苗不能代替篩查。有性生活的女性即使接種了HPV疫苗仍然需要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只有將宮頸癌篩查和HPV疫苗接種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預防宮頸癌。
宮頸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確、可防可控的癌癥。近幾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宮頸癌綜合防控力度。響應《加速消除宮頸癌行動計劃(2023—2030年)》,通過宮頸癌疾病及HPV疫苗認知教育科普,有助于提高適齡女性HPV疫苗接種率,為加速消除宮頸癌行動添磚加瓦,為推進建設健康中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