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新詞、熱詞特別多。例如,具身智能、6G、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零基預算改革、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投資于人、新型離岸貿易、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免費學前教育、耐心資本、銀發經濟、育兒補貼、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無還本續貸等。
這些新詞、熱詞,散發著時代熱度,體現著全局內涵,特別鮮活,特別亮眼,特別接地氣,令人回味無窮。
這些新詞、熱詞,有的是在網絡上流行之后,被政府工作報告收入,例如獨角獸企業、銀發經濟;有的是在行政領域、市場層面有力施行后,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如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有的是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實踐中發揮重要作用,被政府工作報告所強調,例如零基預算改革;有的是對民間詞匯進行了深化,例如投資于人;有的則是全新提法、重點推出,例如免費學前教育。
一個個新詞、熱詞,折射著政府工作報告新要求、新理念的時代性、創新性。
一個個新詞、熱詞,連接著人心,連接著每個中國人腳下的熱土。
新詞、熱詞,源于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呈現的新成果、新經驗、新目標。5G還在發揮重要作用,6G的氣息就已經撲面而來,這是中國力量的體現。DeepSeek帶來一場耀眼的科技革命,而中國人工智能要實現跨越性進步,必須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圍繞具身智能、智能機器人等產業培育新目標,加快科技與未來融合,是題中應有之義。值得關注的是,政府工作報告全文,“改革”一詞總共出現了四十多次,是今年報告特別重要的關鍵詞。這個重磅詞和諸多新詞、熱詞,形成了語義上的共鳴,也形成了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的鮮明導向。
新詞、熱詞,源于政心民意的雙向奔赴。以人民為中心,關切民生,關切民利,這是永恒的信念。不久前,人大代表所提“實施免費學前教育”建議引發熱議,很快,政府工作報告中就給出了回應,這樣的互動例子,舉不勝舉。當下,銀發經濟發展迅猛,無數老年人在養老消費市場頻頻受益,上個月,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鐵集團等9單位印發行動計劃,提出增開銀發旅游列車,為“詩和遠方”提供了更多打開方式。在可喜的氛圍中,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大力發展銀發經濟,為銀發經濟的發展注入政策動能、釋放政策紅利,展現出活力四射的未來圖景。
新詞、熱詞,是對追夢人、實干家的深沉召喚。過去一年,中國成就舉世矚目。此刻,2025年新目標擺在我們面前。雖然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但只要信心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全心全意、奮力實干,推動高質量發展,為民生福祉貢獻每一份力量和智慧,成為“回答2025”的最樸素答案。
現代快報/現代+首席評論員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