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 編輯:高霞
- 時間:2025-03-31 20:51:09
現代快報訊(實習生 吳佳楠 記者 陸文杰) 古樹名木,又被稱為“活文物”“活化石”,不僅承載著一座城市的歷史記憶,也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見證了城市的變遷,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價值,同時也是不可再生、不可復制的稀缺資源。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古樹名木,近日,常州市啟動了“一樹一評估一方案”的全面篩查行動,旨在對全市的古樹名木進行細致體檢,制定針對性的養護方案,確保它們能夠持續健康生長,延續城市文脈。
工作人員為古樹做體檢
“樹醫生”上崗,為百年古樹做“體檢”
在常州市的未園,一場特殊的古樹“體檢”工作正在進行中。古樹名木養護檢測人員身穿工作服,手持專業儀器,在一棵135年樹齡的樟樹前忙碌著。古樹檢測人員黎海棠一手拖著帶拉桿和滑輪的白色小車設備,開始繞著樹轉圈探測。這是一臺專門探測樹木根系的雷達,一圈、兩圈、三圈,同時他還要仔細觀察著手上平板電腦屏幕上的實時記錄數據,根據這些數據來判斷地底下樹木的根系情況。
為古樹體檢
這棵樟樹樹干呈黃褐色,樹皮有明顯的縱向龜裂。為了準確評估它的健康狀況,黎海棠隨后采用了彈性波樹木斷層畫像診斷儀——這是一種利用聲音在健康木質部和腐爛木質部之間的不同傳導特性進行檢測的設備。工作人員在樹干上選取合適的高度,將設備綁定在樹干上,通過該設備生成樹木橫截面的斷層影像,以分析其健康狀況。
“這棵樟樹屬于古樹名木類別,樹齡較長,我們必須確保它的生長環境適宜,避免病害侵蝕。”黎海棠介紹,通過專業設備,可以精準測定樹木的健康情況,并據此提出相應的保護和修復方案。
為古樹體檢
精準評估,出具古樹“健康體檢報告”
古樹的健康狀況并非憑肉眼觀察就能準確判斷,因此,專業檢測設備在古樹養護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檢測結束后,黎海棠為這棵樟樹出具了一份詳盡的“檢測報告”。
這份報告涵蓋了多個關鍵指標,包括:根系分布與密度,判斷根系是否發育良好;土壤pH值與有機質含量,評估土壤環境是否適宜樹木生長;樹干內部健康狀況,分析是否存在內部空洞、腐朽或其他病害。
“這些數據不僅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古樹當前的健康狀況,還能為后續的養護和復壯提供精準依據。”黎海棠補充道。例如,如果檢測結果顯示土壤pH值偏酸或偏堿,養護團隊就可以針對性地調整土壤環境,增加有機質含量,使其更適宜古樹生長。
出具“體檢報告”
一樹一檔,494株古樹名木逐一“過堂”
根據常州市城管局綠化管理處提供的數據,目前常州全市共有古樹名木494株,其中包括古樹468株、名木26株。這些古樹名木不僅具有觀賞和生態價值,更是常州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堅持古樹名木原址保護的基礎上,我們將繼續開展古樹搶救復壯工作,加強日常巡查,確保它們得到最好的保護。”常州市城管局綠化管理處處長戚維平表示。
據悉,常州今年將建立完整的古樹名木及古樹后備資源普查檔案,更新樹牌,采取圍欄保護和土壤清理等方式,進行全面掛牌保護并納入古樹名木巡查系統。同時,啟動全市市域古樹名木保護規劃(2024—2035年),組織廣大市民和綠化愛好者進行古樹認養,依托“古木傳承”古樹名木保護人才工作室等平臺,開展實操培訓、普及古樹名木保護相關知識等活動,真正讓古樹名木在健康的環境中生長。
(常州市城管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