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梅嶺中學校長仇清泉和音樂老師共上《弘揚中華文化精神——一領眾和精神永“船”》思政課。資料圖片
日前,2025年全省教育工作會議在南京召開,研究部署2025年教育改革發展重點任務,加快推進教育強省建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會上,揚州市教育局作交流發言。揚州教育有哪些工作亮點?記者進行了采訪。
一體推動校家社同向而行
上周末,在全國校家社協同育人實驗區揚州實踐中心,一場聚焦家庭教育的主題沙龍熱烈展開。揚州市梅嶺中學教師、揚州首批教育名家培養對象李敏,從獨特視角出發,以熱門影片《哪吒之魔童鬧海》為切入點,通過對比導演餃子與哪吒的成長軌跡,揭示家庭教育的深層邏輯。
互動環節,家長們紛紛拋出困擾自己的教育難題,并寫下了自己體會。
如今,在揚州,家長每個周末參加“潤心驛站”活動,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市教育局局長殷元松在全省教育工作會議上介紹,近年來,揚州市以全國校家社協同育人實驗區建設為抓手,“點線面”一體推動學校家庭社會同向而行、攜手育人,不斷提高教育事業發展社會協同力。
上好“博物館里的思政課”
2月18日,揚州市“博物館里的思政課”暨運河思政“百校百館”協同育人行動啟動儀式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舉行。
在情境中“走心”,揚州讓思政課真正走入學生心中。記者了解到,揚州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名城資源,實施“運河思政·百校百館”協同育人行動,推動全市大中小學和各類場館結對共建,學校將“到場館研學實踐”納入教學安排,場館將“提供公益優質的研學實踐服務”列為重點工作,推進“大運河研學游”“好地方少年行”“紅途研學”等品牌活動,上好“博物館里的思政課”。
民生實事做到百姓心坎上
“學校里的操場條件很棒,周末在這里鍛煉別提多愜意了。”揚州三星花園居民張先生說。張先生所說的學校操場,是與小區一路之隔的揚州市梅嶺中學教育集團運河中學的操場。從2024年3月30日起,揚州市教育局直屬的梅嶺中學、運河中學、竹西中學、翠崗中學等4所學校完成體育場地和設施改造,正式面向社會開放。目前全市已有164所學校體育場地面向社會開放。
揚州聚焦學生、家長需求,教育資源持續擴優:組建市區三大實體型教育集團,實現市直初中集團化辦學全覆蓋;全市中小學及幼兒園在用普通教室空調配備實現全覆蓋;更換老舊課桌椅6.27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