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像“倒春寒”一樣令人猝不及防,云上課、云面試、云畢業……校園生活被一鍵切換到“云上”,大學生們難免有些落寞。但透過他們的筆觸,我們看到校園內少了些許喧鬧,卻多了更多愛的暖流。
特殊時期的校園內,守衛者們正共擔風雨。為了將春天的滋味送上師生們的餐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600余名食堂員工化身“擺渡人”,每天起早轉運超過30噸食材物資;為了給學生營造舒適的住宿環境,南大宿舍管理區部分工作人員已1個多月駐扎校園;為了不耽誤對學生的科研指導,許多高校的老師、輔導員們選擇住進了校園、住進了辦公室,24小時“不離線”。
口罩遮擋了笑容,但愛卻依然能被看見。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暖心的話語,一個個平凡的舉動,傳遞著治愈人心的能量。每位校園守衛者的背后都有自己的家庭,卻義無反顧選擇承載各種不易去關愛“別人的孩子”,他們的主動樂觀、積極盡職,已經成了大學生眼中的“特別一課”。
物理空間的隔絕,阻隔不了心靈的貼近,反而催生出更強的情感交流需求。在困難時刻,人與人之間正建立更加深刻的連接。在這場疫情中,眾多90后、00后大學生們更多地讀懂普通日子背后的辛勞,更加深切地理解了父母的牽掛。
我們看到,曾經對父母屏蔽了朋友圈的大學生開始對父母談論自己的“生活圈”,說說大學的收獲,聽聽他們的叮囑,講講未來的規劃。我們看到,一些曾經刷手機刷掉青春“流量”的大學生,開始把目光投向真實世界的人和事。為遠方朋友開線上生日會、給身邊同學補習功課、當校園師生的專屬“托尼”、和敬老院陌生的老人們線上聊天……他們用善意來回報善意,用溫暖回饋溫暖。
疫情來臨,我們既是命運共同體,也是責任共同體。在暖意融融的春日校園,那些人與人之間的默契和聯結,凝聚著共同期盼,那些努力生活、一心抗疫的平凡舉動,匯聚了點滴光芒,讓前路更加明亮。
或許當下的你們,難以擁抱遠方的美好,但足以擁有近處的詩意,透過生活的點滴之美,為自己的精神和生命注入全新的滋養。愿疫情下積蓄的溫暖和力量,陪伴你們度過每一個熱愛的當下,走向每一個值得期待的明天。(楊頻萍)
- 熱點
- 2022-04-27 09:04:46
- 熱點
- 2022-04-27 09:03:28
- 熱點
- 2022-04-27 08:58:58
- 熱點
- 2022-04-27 08: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