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防返貧監測對象均已實施針對性幫扶
國家鄉村振興局最新發布,今年一季度,全國完善運行防返貧監測幫扶機制,近70%的監測對象已消除返貧致貧風險。
今年年初,在全面征集問題、集中研討交流、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國家鄉村振興局起草印發《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工作指南》,進一步明確有關概念和標準,對監測識別、精準幫扶和風險消除等工作要求進行細化完善。部署開展防止返貧集中排查,全面識別新增監測對象,確保“應納盡納、應扶盡扶”。
國家鄉村振興局規劃財務司規劃統計處四級調研員 董家齊:截至今年3月底,對所有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均已實施了針對性幫扶,近70%的監測對象已消除返貧致貧風險,剩余的監測對象通過一段時間幫扶,也會消除風險,有效防止了返貧致貧現象發生。
加大支持力度 產業就業帶動脫貧戶增收
國家鄉村振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家繼續加大財政支持和金融幫扶力度,支持各地發展產業、促進就業,帶動脫貧戶持續增收。
今年安排中央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650億元,比去年增加84.8億元,4月中旬已全部下達到省區市。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后,健全完善縣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項目庫,截至目前,入庫儲備項目57萬個,資金規模9800多億元。
河南省鎮平縣曾是秦巴山區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縣,2019年脫貧摘帽。作為“中國金魚之鄉”,全國60%的錦鯉來自鎮平,以錦鯉為代表的觀賞魚特色產業成為帶動脫貧戶持續增收的主導產業。養殖錦鯉,水電必須要有保障。為此,鎮平縣將錦鯉養殖產業用電納入鄉村電氣化建設綜合項目,實施“網格化”服務,滿足養殖戶需求。
河南省鎮平縣錦鯉產業網格服務隊隊長 侯垚:我們通過網格化服務,在育苗期24小時專人專崗值守,確保24小時供氧不斷電。
目前,鎮平已發展成中原地區規模最大的觀賞魚養殖基地,帶動全縣約三分之一脫貧群眾1.7萬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通過出臺“錦鯉貸”“藥材貸”等優惠金融政策,如今,鎮平已形成錦鯉養殖、中藥材、玉雕等特色產業,通過直接從事這些產業或在產業上就業,帶動全縣51000多脫貧人口實現增收。
此外,為幫助脫貧戶發展產業、促進脫貧戶就業,今年一季度,小額信貸等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國家鄉村振興局規劃財務司規劃統計處四級調研員 董家齊:第一季度發放貸款190.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6%,貸款戶數43.5萬戶,貸款余額達到1698.7億元。
加強東西部協作幫扶 促進脫貧人口增收
今年一季度,東西部協作深入推進,幫扶力度不斷增強,實現了良好開局。
時至春末,在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廟灣鎮蔡河村香菇種植基地的大棚里,工人們正忙著采收成熟的香菇。東西部協作開展以來,廟灣鎮借助江蘇東臺的農業產業成熟經驗和技術,發展香菇產業,先后建成1300多座香菇大棚,年產值突破2億元,帶動周邊脫貧群眾發展香菇增加收入。借助東臺的產業、技術和人才優勢,這里逐步形成菌種研發、菌棒生產、精深加工的香菇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江蘇鹽城東臺市援陜干部 楊小鋒:目前我們已經落實幫扶資金8000余萬元,包括香菇在內,幫扶產業項目106個。
截至今年3月底,東部8個省(市)向西部10個省(區、市)投入財政援助資金150.2億元,動員社會力量投入幫扶資金2.1億元,啟動實施幫扶項目605個。
國家鄉村振興局規劃財務司規劃統計處四級調研員 董家齊:選派掛職干部1249人、專業技術人才4011人,幫助6萬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其中脫貧勞動力達到3.2萬人。
在支持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方面,各相關部門進一步細化完善對160個重點幫扶縣的支持政策,推動盡快落地見效。中央組織部會同有關部門正在組織開展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科技特派團選派,實施產業技術顧問制度,有計劃開展教育、醫療干部人才組團式幫扶等工作。
- 熱點
- 2022-05-01 11:15:37
- 熱點
- 2022-05-01 11:14:09
- 熱點
- 2022-05-01 11:13:04
- 熱點
- 2022-05-01 10:2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