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給不少行業帶來沉重打擊,旅游業首當其沖。作為屈原昭君故里、世界水電名城的湖北省宜昌市,文化旅游是城鄉發展的“金名片”,也是百姓增收致富的“金飯碗”。數據顯示,清明假期,宜昌市共接待游客143.02萬人次,同比增長9.30%;實現旅游收入9.93億元,同比增長5.75%。
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宜昌文旅一方面繼續抓實疫情防控,另一方面積極危中尋機、努力破局。
門票不火了怎么辦
在枝江市同心花海景區,晚櫻迎風搖曳,月季含苞待放。
“這里拍照太漂亮啦!門票只要19.9元,劃得來!”宜昌市民王阿姨正拍照留念。
同心花海景區是一家以花卉游賞為主的3A級景區,賣門票一度是該景區的主要收入。2019年,景區的門票收入達到980萬元。
“我以為我們景區會一直靠著賣門票火下去,沒想到一場疫情改變了一切。”4月12日,同心花海景區負責人王玉梅回想起2020年的春天,忍不住皺眉。“2020年3月初,我們滿園的櫻花、郁金香正盛開,但是景區卻空無一人。”看到冷清的景區,王玉梅大哭了一場。
王玉梅心急如焚的時候,枝江市政府為王玉梅開通了農產品配送通道,鼓勵她把園區的鮮花銷售給市民,緩解景區無收入的困難。“我當時覺得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王玉梅動員員工把郁金香、月季等鮮花進行分裝,在枝江、宜昌城區進行配送銷售。“我們的鮮花很受居家封控的市民歡迎,這也打開了我的思路:疫情時期,景區的發展必須打破門票依賴,尋找門票收入之外的創收增長點。”
單純的賞花本身就存在產品單一、同質化嚴重等問題,導致景區抗風險能力弱。“把花卉做成產業,我們的景區才會壯大。”疫情的打擊,讓王玉梅堅定了自己的想法。2020年4月,王玉梅開始著手花卉基地建設。選育良種、學習技術、改良土壤……從最開始的幾個大棚,到現在100余畝的花卉基地,王玉梅的“花園”品種越來越豐富,品質越來越優良,“去年,我們景區開始承接城市建設、公園等花卉工程,僅這一項收入超1000萬元,高出門票收入近4倍”。
此外,王玉梅還注重花文化的開發傳播。景區舉辦了櫻花文化節、草坪音樂會、文化市集等活動,邀請旗袍社團、漢服社團、音樂家協會等到景區打卡表演,網聚景區人氣。同心花海景區打造了以花卉文化為主的課程,開辦研學基地、花藝課堂,將游客范圍拓展到武漢、荊州、臺灣等地。
“疫情給景區帶來了挫折,也帶來了機遇,倒逼我們思考發展出路。”王玉梅說,經歷自我陣痛,才能涅槃重生,“深入挖掘花卉文化,努力做大做強花卉產業,是我們景區正在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酒店不熱了出啥招
“帶小孩來農村呼吸新鮮空氣,又能體驗摘茶,還能買點手作茶回去,一舉三得!”眼下正是春茶采摘季節,在宜昌市遠安縣洋坪鎮百井村茶園內,市民張女士帶著一家人前來體驗茶葉采摘,晚上入住太平頂森林度假酒店,第二天啟程返回城區。
“疫情讓我們的酒店經營十分困難,農旅融合發展給我們帶來了轉機。”太平頂森林度假酒店負責人宋煒說,酒店主打高端康養,2021年正式營業,半年內接待游客4.25萬人次,實現銷售收入320萬元。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酒店的外地游客數量逐漸減少,旅游熱度持續降低,酒店經營出現疲態、發展放緩,單一的觀光、住宿旅游經營模式弊端逐步顯現。
“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在酒店所在的百井村周邊大力發展茶產業,高標準打造‘種苗繁育基地+生態茶園基地+茶葉加工基地’的茶葉產業全鏈條。”洋坪鎮黨委副書記金昕說,依托太平頂森林度假酒店區位優勢,為茶產業發展充分“引流”,拓展“茶葉+旅游+康養”的茶旅融合發展新業態。
洋坪鎮先后在百井村及周邊村建設120畝茶葉育苗基地,培植鄂茶10號、郁金香等多個優良品種,引進黃茶品種,實施茶葉基地品改計劃,建成黃茶茶園630畝、綠茶茶園450畝以及1300平方米茶葉加工廠。“目前,百井村茶園可帶動周邊200多名老百姓就業,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萬元,有效推動了地方經濟發展與鄉村振興。”金昕說。
與此同時,百井村還將茶園景觀、茶事體驗和茶產品融入百井村精品游覽線路和度假酒店旅游產品。如今,既有沖著百井茶葉來的游客,也有沖著度假酒店來的游客。“今年以來,到村游客數量、消費額持續提升,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期水準。”金昕介紹,通過推動產業鏈條有效延伸,百井村和度假酒店之間形成了以“旅”興“茶”、以“茶”促“旅”的良性循環發展格局。
“旅游業作為開放性、關聯性、互補性程度極高的產業,正處于從滿足觀光休閑為主的需求功能,逐步進入區域和產業聯動互利共贏發展需求的新階段。”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肖發喜介紹,農旅、文旅、體旅等“產業聯動、跨界混搭”的融合發展模式,成為疫情之下文旅業脫困的必然選擇。
為進一步加強區域和產業間的合作,克服地域、產業、交通等障礙,尋求地域間資源和產品等方面優勢互補,去年以來,宜昌積極推動成立“宜荊荊恩”城市群文旅產業一體化發展聯盟,聯合發行“宜荊荊恩”城市群文旅惠民卡,推動鄂湘贛旅游一卡通發行,實現區域內、跨區域文化旅游資源共享互認互通互用,促進文旅產業消費升級。
出不了遠門能去哪
“帶娃打卡期待已久的房車露營,來一場草坪音樂會,感受‘詩與遠方’的小美好。”4月9日,宜昌市民印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發文,并配上三峽國際房車露營基地的小視頻,度過休閑而愉悅的周末時光。
受疫情影響,市民難以走向“遠方”,但更渴望感受大自然帶來的自由感,以距離近、時間短、隨心性、慢體驗為特點的“微旅行”悄然興起。
“結合年輕人追求自由的個性舉辦草坪露營音樂會,既能順應市場、帶來客流,也能讓游客沉浸式體驗,贏得口碑。”宜昌交旅集團營銷中心管理人員吳鵬說。為積極推動宜昌旅游市場復蘇,有效刺激宜昌旅游消費升溫,3月底,宜昌文旅部門推出“暢享三峽 樂游宜昌”旅游消費惠民系列活動,發動全市44家景區開展“湖北人半價游宜昌”活動,策劃“湖北人游湖北”“宜荊荊恩串門游”“宜昌人春游賞花踏青游”等主題營銷活動。
“半價游活動推出后,景區人氣恢復得比預想中更快。”夷陵區藍之美童夢小鎮景區總經理韓慶全說,景區創新舉辦“夢里新疆”區域文化體驗展示主題活動,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沉浸式體驗遠方的壯麗山河,游客熱情高漲。
藍之美童夢小鎮是宜昌市首家以親子陪伴為理念的綜合型游樂園區,2019年9月正式營業,開業僅數月便遭受疫情沖擊。經歷了營業之初每周末客流量5000人次,到游客銳減、閉園停業,再到如今恢復到每周末客流量3000人次。“游客至上、創新思維。”韓慶全給出“解題破局”關鍵詞,清明假期,這里的日均客流量達6000人次。
童夢小鎮先后投資3000萬元提檔升級陳列設施設備,更新增設了專業卡丁車賽道等一批游樂項目。今年3月,童夢小鎮再創新推出“童夢足跡”系列活動,將中國各具特色的地理風采、民俗文化、歷史傳統等搬進園區,進行周期性、系統性、科技性展示,讓本地孩子不出市便能暢游中國。
今年年初,北京冬奧會的“冰雪風”也刮到了童夢小鎮。目前,景區投資2億元打造的童夢冰雪世界、室內滑雪場等冰雪項目已完成規劃設計,5月份即將動工建設。“游樂項目更多,游客體驗將更為豐富。”韓慶全說。
除了景區讓利升級外,旅行社也使出渾身解數吸引客源。“我們推出了‘景+酒’‘景+酒+餐’等打包模式,價格大幅降低。”順達國際旅行社總經理朱光英說,如今旅游企業都抱團取暖,“像三峽人家等景區給旅行社的結算價格比以往要低很多,我們也讓利于民,讓游客享受到更加實惠的價格”。
與此同時,宜昌還立足城市品牌宣傳和塑造,創新宣傳形式和路徑,打通宜昌與全國的流量通道,進一步提升宜昌文化和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從旅游全行業參與的“導游線上說宜昌”視頻大賽到線上推介“健康游”“康養游”線路的“山河無恙 喜游宜昌”“周末去哪兒嗨”傳播活動;從帶領網友“云參與”的“5G賦能云游宜昌”24小時慢直播、“宜馬線上跑”活動,到“云上端午”全球創意大賽、“斗魚主播游宜昌”直播打卡、“來宜昌追國潮”湖北網絡大V非遺旅游體驗等網絡宣傳活動……近百場創意呈現,將關在門內的宜昌色彩和盤托出。
“雖然疫情給我們的經營帶來了不小的困難,但是宜昌的文旅資源、營商環境和政府的關心支持,讓我對宜昌的文旅市場充滿信心。”今年,在宜昌市猇亭區經營民宿酒店的老板周鵬程投入了300余萬元,打算在織布街碼頭建一家染織文化藝術館。“練好內功才能抓住市場,我相信投入終會有回報。” (經濟日報記者 柳 潔 董慶森)
- 熱點
- 2022-05-01 12:36:05
- 熱點
- 2022-05-01 12:35:26
- 熱點
- 2022-05-01 12:34:32
- 熱點
- 2022-05-01 12: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