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推出穩經濟六個方面33項“硬舉措”。其中,對促消費進一步作出政策引導,強調要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
消費,一頭連著民生,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幸福感獲得感;一頭系著市場,是拉動經濟的“主引擎”之一,具有持久驅動力。具體到生活場景,消費者的“購物車”里滿滿當當,供給端的貨架上商品琳瑯滿目,這樣的供需場景,才是市場期待的好氛圍。只有供消“兩旺”,中國經濟的活力才會更加迸發。因此,讓消費的“馬車”歡快跑,是各地當前須臾答好的一張“經濟卷”。
受疫情影響,國內貨運受阻、物流不暢等“堵點”一定程度存在,一些領域出現短期需求不足、供給不夠順暢等問題,均從不同側面困擾著消費“升溫”。“堵點”也直接反映在回落的消費經濟曲線上——4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1%。當前,我國疫情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趨勢,乘勢而上恢復消費動力迫在眉睫。對此,一攬子消費政策要加速精準落地,有效點燃消費熱情,激發市場活力,助推我國經濟在正常的軌道上穩健運行。
以政策激發消費樂觀情緒,撬動更大規模的消費。我國消費市場規模龐大,擁有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護航消費者的“購物車”,在任何時候不能松懈。各地各部門應多出實招快招,促進消費恢復平穩向好。提振信心的是,最近各地創新思路,促消費新政不斷涌現。從啟動消費季活動,到大規模發放消費券……針對消費的有效政策工具“放大招”,有力激發著人們的消費意愿。好政策關鍵在抓落實,要針對市場“堵點”、消費者“憂慮”、供給側“難題”等,有針對性地開出促消費“藥方”,促進對時下低沉的汽車類商品零售、餐飲、服務業等領域的關懷關切,以政策火候燃動消費新引擎。
用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不斷拓展經濟增長點增長極。消費是最終需求,不僅需要供給來牽引,還需要供給來創造。消費數據里深蘊著“潛力點”。盡管在疫情之下,一些傳統領域、服務業受到抑制,但數字化、智能化等“高附加值”領域消費表現亮眼,呈現出“此消彼長”的特點。各地應增強市場嗅覺的“靈敏度”,有針對性地培育新消費新業態,加快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培育壯大智慧產品和服務等“智慧+”消費,深挖潛力點、打開發展面。要加大對受熱捧的信息消費、綠色消費等方面的政策加持力度,在深藏潛力的廣袤鄉村中挖潛提效,加大幫扶力度,鼓勵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多層面孕育供需“強磁場”。
穩崗復產增收“齊步走”,讓市場主體活力充分迸發。人們敢消費、愿消費,關鍵要兜里有錢。反過來看,促進人們收入穩定,根本之要在于穩企業、穩市場主體,讓人們有收入來源。因此,穩市場主體也是穩消費。讓億萬市場主體倍感溫暖的是,今年以來,我國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特困行業階段性緩繳社保費等政策加快落地。大到政策信貸,小到水電氣費、房租,都得到最大限度幫扶。解難紓困沒有“休止符”。各地應根據企業面臨的新困境,消費者呈現的新需求,有力有序推動擴需求優供給穩預期,持續釋放消費內需,補齊供給短板,讓消費的“馬車”多拉快跑,跑出新氣象。
時間邁進6月,我們已到奮斗階段經濟目標的關鍵時期,穩好經濟大盤任務更加艱巨繁重。各地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政策落地落實,以有力的舉措、管用的實招,切實穩住二季度經濟,努力使下半年發展有好的基礎,始終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 熱點
- 2022-06-01 16:02:21
- 熱點
- 2022-06-02 08:00:00
- 熱點
- 2022-06-02 16:30:18
- 熱點
- 2022-06-02 16: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