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臺階 ,五年大跨越。2022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正式實施五周年。作為我國網絡安全領域的基礎性法律,《網絡安全法》是我國網絡空間法治建設的重要里程碑,開啟了法治管網的先河。
提高用網治網水平,讓“最大變量”成為“最大增量”,一直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發揮法治力量,依法用網治網管網,我國已經有了五年成功探索,取得豐碩成果。作為擁有10.32億網民的網絡大國,推動互聯網健康平穩發展,以法治網永遠在路上,需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堅持問題導向加快立法。五彩世界,因網而興。自1994年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以來,網絡深刻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生產生活。如何把互聯網這把雙刃劍減少“誤傷”、為我所用,法治無疑是最佳選擇。近年來,我國在深入貫徹落實《網絡安全法》的基礎上,相繼頒布了《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出臺了《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辦法》等政策文件,制定發布了300余項網絡安全領域國家標準,基本構建起了網絡安全政策法規體系的“四梁八柱”。互聯網是一個日新月異、快速發展的事物,堅持問題導向、與時俱進,加強網絡直播、大數據、無人駕駛等新興領域立法,才能讓網絡時刻在法治軌道上行穩致遠。
堅持動真碰硬嚴格執法。法治的威嚴在于實施,雷霆出擊重典治亂,才能維護網絡風清氣朗。近年來,工信部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APP違規處理用戶個人信息、設置障礙、騷擾用戶、欺騙誤導用戶等問題,持續開展專項整治,對屢教不改的不良APP堅決予以下架。電信詐騙、黑客攻擊、釣魚軟件等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力懲治,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持續推進。近日,中央網信辦等三部門開展“清朗?整治網絡直播、短視頻領域亂象”等一系列專項行動,集中整治“色、丑、怪、假、俗、賭”等違法違規亂象,從嚴整治功能失范、“網紅亂象”、打賞失度、違規營利、惡意營銷等突出問題。只有動真碰硬,從嚴執法,才能快刀斬亂麻,形成對違法行為的有力震懾。
堅持全民行動廣泛普法。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只有在全社會樹立網絡安全的法治意識,才能筑牢網絡安全的人民防線。近五年來,我國每年開展不同主題的“網絡安全宣傳周”,舉辦網絡安全高峰論壇、數字化展會、主題晚會、全民知識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推動網絡安全意識深入人心、法治觀念日益增強。與此同時,網絡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逐步壯大,截至目前,國內有60余所高校設立網絡安全學院,200余所高校設立網絡安全本科專業,每年網絡安全畢業生超過2萬人。堅持走群眾路線,持續深入開展普法宣傳,網絡安全才會有堅實的群眾基礎。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維護互聯網良好秩序是全社會的共同心聲。綜合采取立法、執法、普法等舉措,用法治力量保障網絡空間風清氣朗,互聯網一定能夠讓人民群眾生活更加美好!(秋水/文)
- 熱點
- 2022-06-03 20:16:09
- 熱點
- 2022-06-03 20:15:40
- 熱點
- 2022-06-03 20:14:50
- 熱點
- 2022-06-03 20: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