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逐步好轉,當前全國各地都在加快復工復產,各種利好舉措相繼出臺,社會動起來、企業轉起來、人員忙起來,按下“快進鍵”,快馬加鞭把落下的進度補上,做好經濟發展大文章。
全體人民始終滿懷信心不懈奮斗。今年以來,廣東、上海、江蘇等經濟發展前沿接連遭受疫情影響,俄烏戰爭爆發,國際局勢復雜多變,經濟社會發展受到重大挑戰。面對考驗,信心比黃金還重要。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這些年,中國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風景這邊獨好。今年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增速較去年四季度加快了0.8個百分點,實現了平穩開局。雖然當前經濟運行受到一些沖擊,但向上向好的整體態勢沒有改變。全體中國人民依舊信心百倍,繼續砥礪前行。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困難終將克服,溝壑終將跨越,我們定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各級政府主動搭臺扶持保駕護航。為盡快復工復產,刺激消費,加快經濟復蘇,中央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制度規劃,各級政府也拿出一攬子計劃,在尊重市場規律前提下,進行宏觀調控,從政策層面給予保障,最大限度完善防疫舉措,千方百計優化營商環境,用真金白銀扶持廣大企業和百姓。上海制定《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蘇州出臺《關于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著力穩定經濟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根據不同經濟業態分門別類科學規劃,區分不同性質、不同規模企業精準施策,針對產業上下鏈協同發力,把穩“方向盤”、打出“組合拳”、 送上“大禮包”,讓企業和百姓吃下“定心丸”。
廣大企業善于把握大勢轉危為機。疫情給廣大企業持續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供應鏈、生產鏈、銷售鏈等不同程度受到影響,如何扭轉思路積極應對,成為企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在新冠疫情剛發生時,催生出很多新的經濟業態和經濟形式,尤其是加快了電商改革,迎來主播時代,除了游戲直播、帶貨直播,甚至吃播、玩播也很火爆。當前,在疫情常態化的大形勢下,廣大企業要把握大勢順勢而為,積極尋求轉型,一方面加強內部機制改革,優化產業鏈,降低成本,縮小風險,另一方面主動抓住當前數字經濟的重大機遇,加快產業升級,運用好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5G等前沿手段,轉危為機,提前搶占市場。
(編輯 吳嫣然)
- 熱點
- 2022-06-07 09:39:43
- 熱點
- 2022-06-06 20:24:23
- 熱點
- 2022-06-10 17:13:11
- 熱點
- 2022-06-10 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