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年來,我國各地的非遺項目不斷融入現代生活,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其精巧的技藝、精美的產品,更是具有跨越時空的魅力。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人民網推出“文藝星開講·美好非遺”特別節目,邀請國家級非遺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姚建萍、貴州遵義獨竹漂非遺傳承人楊柳、葉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丁力、石城硯制作技藝傳承人江小坤、武漢剪紙技藝非遺傳承人劉旻講述非遺故事,一起“解鎖”非遺之美。
“蘇繡是一門針線的藝術,精致細節之處,常常使用一根絲線的六十四分之一甚至一百二十八分之一來繡制,格外珍貴。”本期嘉賓姚建萍表示,自己從小投身蘇繡行業,參與并見證了蘇繡的傳承與發展,“如今的蘇繡,不僅以藝術的形式在博物館與藝術館中呈現,還以越來越多的創新形式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蘇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編輯 魏如飛)
相關推薦
四部門出手遏制天價月餅:單價超500元盒裝月餅將被重點監管
- 熱點
- 2022-06-11 09:58:29
四部門提前給“天價”月餅亮黃燈
- 熱點
- 2022-06-11 09:57:48
強基、精準、創新——深圳打出產業集群“組合拳”
- 熱點
- 2022-06-11 09:56:43
福建:點燃新引擎,逐浪新制造
- 熱點
- 2022-06-11 09: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