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首批非遺學科碩士錄取通知書寄出

光明日報天津6月12日電(記者劉茜、陳建強)12日,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學交叉學科(簡稱“非遺學科”)碩士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寄出。

  如果說非遺學科的設立標志著我國非遺人才培養在高等教育體系中有了一條“快車專線”,那么隨著第一批“車票”的發出,這條“快車專線”將為我國非遺科學保護事業源源不斷地輸送研究型和管理型兩方面的高層次專業人才。

  2021年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天津大學設置全國首個非遺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作為培養我國首批非遺學科碩士生的試驗田,現已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非遺教研方式。

  對于非遺學科碩士生的培養,院長馮驥才尤其重視田野教育:“田野是非遺學最重要的工作場域和方法。只有具備深厚的田野功力,才能與民間文化共命運。”為增加學生的田野實踐機會,并將教學與地方文化現實的需要相融合,該院正在傳統村落遺產資源豐富的浙江西塘和木版年畫最重要的產地天津楊柳青,分別籌建實踐基地。

  馮驥才還注重審美教育:“民間文化都是以審美形式表達出來的,只有懂得非遺源自民間生活和情感的原生態的美,才能產生對文化的熱愛和責任感。”該院收藏了大量民間藝術珍品,并在籌建新的博物館,將為學生提供優越的非遺審美教育條件。

  為做好學生的入學和培養工作,天津大學緊鑼密鼓做了大量準備。一支教學與科研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已經組建起來,并成立了非遺學科的教研中心。會聚全國專家學者的學術委員會和教材編寫委員會已經建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教材”正在加緊編寫,一整套專業課程的建設已經展開,培養方案也已基本確定。

  據了解,天津大學培養的非遺學科碩士生為全日制,基本學習年限為2.5年,計劃在3年內招收30名研究生。已錄取的首批7名學生均為擇優遴選的推免生。

  據介紹,非遺學科是文化遺產研究的分支,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事象及其歷史、風俗、審美方式、價值體系、傳承人群以及科學保護、傳承和發展為研究對象和內容,是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混融交叉,集理論研究、田野調查、保護與管理等于一體的新興交叉學科。

  《光明日報》( 2022年06月13日 08版)

    (編輯 王娟)


相關推薦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