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年來,內蒙古一些曾“寸草不生”的地方,已變得水草豐美、景色怡人。生態環境的巨大改變,得益于2011年國家在內蒙古等地主要草原牧區啟動的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有的地方禁牧,有的地方按草畜平衡要求減少牲畜數量,并給牧民相應補貼,相當于讓草原“帶薪休假”。至今,政策資金累計達455億元,每年有140多萬戶、490多萬名牧區群眾從中受益。
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也改變著牧民的生產方式。人們不再多養,而追求精養,經濟效益穩步提高。
在這項政策支持下,內蒙古牧區生態、生產、生活形成持續向好的良性循環,以休閑旅游為主的綠色產業在草原上“萌芽”、發展。
十余年來,在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推動下,全區草原生態、牧民生活、畜牧業發展全面持續向好。草原自我更新修復能力明顯提升,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自治區草原植被平均蓋度達45%,比2010年提高8個百分點。
記者:葉紫嫣、鄒儉樸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相關推薦
【大國“糧”策】杭州將打造12條共富引領帶!串起“三江兩岸”,鄉村蝶變...
- 熱點
- 2022-06-18 17:45:27
【大國“糧”策】浙江小伙在抖音教農民種地,一個視頻3000萬人圍觀,究竟...
- 熱點
- 2022-06-18 17:43:38
【大國“糧”策】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天
- 熱點
- 2022-06-18 17:38:21
拼多多發布618戰報:日化品類同比增長翻倍,聯合利華榮登品類TOP1
- 熱點
- 2022-06-18 16: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