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不尋常。自春節開工以來,放眼全國、全省,各地都在鉚足干勁、爭分奪秒,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狀態和拼勁,奮力沖刺首季“開門紅”?!捌唇洕钡陌l展熱潮處處涌動。
開局良好,全局才能贏得主動;起步提速,后程才能蓄勢聚力。一季度是新一年經濟社會發展開篇布局的關鍵時刻,開好局、起好步,才能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為全年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對經濟大省江蘇來說,在開局之年實現“開門紅”尤其重要,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擰緊發條、鉚足干勁,開足馬力搶開局,跑出發展“加速度”。
日前,省委主要領導在地方調研時,為干部群眾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敢闖敢為的昂揚斗志點贊,同時也提醒各地,一定要貫徹落實好中央精神,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防止投資沖動。這警醒我們,敢為還須善為,快跑尤須跑好,“加速跑”還要跑得穩、跑得好、跑得遠,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后勁和活力,不能只圖“一時之快”而忽視了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加速跑”和“跑得好”并不矛盾。快,在于速度;好,關乎質量。當前,江蘇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仍然面臨諸多堵點和瓶頸,既要多措并舉推動量的合理增長,促進宏觀經濟保持穩定局面,又要以量的增長為質的提升夯實基礎。我們要在對標對表中央部署要求中時時檢視自身:在跑的方向上,是否存在只重數量不重質量,只重顯績不重潛績,走“鋪攤子”老路的現象?在跑的狀態上,是否做到了求真務實、腳踏實地,不喊口號、不說空話,揚長補短、齊頭并進?在跑的效果上,是否將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轉化為具體的行動、實際的效果、人民的福祉?回答好這些問題,才能扎扎實實起步穩、跑得快、跑得好。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持久戰”,不能打成“突擊戰”。毋庸諱言,過去有的地方開年敲鑼打鼓、轟轟烈烈,后面卻不了了之、沒有下文,影響了地方發展,貽誤了發展良機;有的地方為了“數字好看”盲目攀比,忽視本地經濟基礎、實際需求和承載能力,為了招引大項目進行不計成本的惡性競爭,最終“拿得下”卻“吃不下”,導致資源配置不合理、原有優勢產業被弱化。這提醒我們,越是“跑得快”越要“跑得穩”,要不斷強化防范風險意識,切忌“拼經濟”而忽視安全生產、社會穩定。比如,抓項目應因地制宜,不能違背經濟規律“大干快上”;擴投資應精準有效,防范新一輪投資沖動,防止擴大地方債傾向等。在牢牢守住底線的前提下,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在“加速跑”中“穩向前”,拼的是作風,靠的是實干。省委主要領導在各市調研時多次指出,要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撲下身子抓落實,當好“施工隊長”,強調“事要一件件辦、工作一項項做,干一件成一件”,告誡大家“要保持一種扎扎實實、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往實了抓,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圖一時熱鬧,防止表面文章、華而不實”。這也提醒各級領導干部,只有心無旁騖、撲下身子,穩扎穩打、實干前行,抓好一個個項目、推動一個個舉措、做好一件件實事,才能將開局起勢轉化為發展勝勢,把宏偉藍圖細化為可觀可感的“施工圖”“實景圖”。
(陳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