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網訊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是新世紀以來中央連續出臺的第20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再次表明黨中央加強“三農”工作的鮮明態度,發出重農強農的強烈信號。今年,江蘇省丹陽市將著眼產村融合,加強鄉村規劃建設管理,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農村住房改善、農村綜合服務提升三大行動,以更高要求推動農村宜居宜業,不斷將鄉村振興向縱深推進。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是指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操作手冊’,學習了文件后,我們村里都深感鼓舞。” 江蘇省丹陽市張巷村黨總支書記陳興福對前來采訪的記者說。張巷村地處丘陵地帶,從2017年開始,村兩委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成績喜人。2019年之前,張巷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萬元;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32萬元,人均年收入達3.5萬元。“今年,我們準備引進中草藥種植項目,同時盤活村里建設用地,通過村企聯建,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提升村民收入,讓村民們體驗到生活在農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陳興福自信滿滿地說。
和陳興福一樣,丹陽市珥陵鎮葛莊村76歲的退伍老兵蔣小鎖也是異常興奮,葛莊是一個有著近百戶、300人左右的自然村。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村里人居環境衛生得到較大改觀,還有了污水管網。 “鄉村振興是咱農民自己的事情,作為鄉村振興的主體和受益者,我們要通過老一輩的引領,讓大伙兒自覺投入到改善村內生產、生活條件的村莊振興中來,并通過提升村民的精神風貌,為推進鄉村振興添磚加瓦,讓自己的家園成為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 蔣小鎖說。
今年如何將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丹陽市將堅持規劃引領,加快推進“三大行動”,努力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
常態化開展以“四清一治一改”為重點的村莊清潔行動,健全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理制度;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統籌推進農村廁所糞污處理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銜接;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著力開展26條縣道與鄉村道路的629處交叉口節點打造。加強農村電力線、通信線、廣播電視線“三線”線路維護梳理,依法有序推進公共空間治理。推進燃氣下鄉,因地制宜實施農村“瓶改管”工程;大力推進農業農村電能替代工作,加快智能電動農機裝備示范推廣;深化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行動,圍繞“景美丹東”“鏡彩丹西”兩條重要線路,扎實推進江蘇省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范建設,培育形成一批特色田園鄉村示范區(帶);做好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尤其加大對茅山老區和經濟相對薄弱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力度。
實施農村住房改善專項行動
推動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危房改造和農房抗震改造,重點改善鑒定為C、D級的農村危房和1980年及以前建的老舊農房;完善鎮村布局規劃,以村莊實用性規劃和鎮村布局規劃為綱領,每年選定2~3個不同類型的村莊開展集聚提升試點工作;穩慎有序推進宅基地改革管理,嚴格落實市鎮兩級宅基地管理職能,加強宅基地審批管理,堅決杜絕“一戶多宅”;探索閑置宅基地盤活利用及有償退出,努力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資源,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實施農村綜合服務提升行動
丹陽將鼓勵引導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各類市場主體在產地重要流通節點,發展產地冷藏保鮮,建設改造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圍繞該市珥陵鎮、延陵鎮、司徒鎮電商示范服務站點建設,不斷完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功能;結合農村物流達標縣創建和“快遞進村”行動,加快完善市鎮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加快推進丹陽市智慧農業綜合服務平臺二期建設,推動益農信息服務提質增效;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管理服務,推進農村集體經濟、集體資產、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數字化管理,構建面向鄉村振興的“政用、商用、民用”服務體系;實施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工程,不斷提高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規范化運行和服務水平。(蔣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