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熊芳雨、劉昊2月21日報道:“新時代新機遇——跨國企業在中國”網上宣傳報道組走進位于上海漕河涇的美敦力創新中心和張江的強生創新孵化器JLABS@上海,這兩家跨國企業深耕中國市場,在引進先進產品技術的同時,也積極引導本土化創新。
讓優質醫療廣泛可及
每一秒鐘全球就有超過兩位患者受益于美敦力的醫療技術或療法。作為醫療科技行業的領導者,美敦力始終看好中國市場,并堅信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療市場。
在位于上海漕河涇的美敦力創新中心,外科手術室、導管室、社區透析培訓室……這里有著高度仿真的培訓房間,仿佛走進一家設備完善的醫院。劃時代創新的PB980呼吸機、全球最小的心臟起搏器Micra、最新研發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系統…這些由美敦力研發上市的前沿醫療設備配備齊全。
“好的產品問世后如何服務于病患,是需要醫護人員進行專業培訓”,美敦力全球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顧宇韶表示,創新中心高度仿真的環境與先進的軟硬件設施,正好可以讓醫護人員通過專業化的模擬訓練,掌握最先進的器械所帶來的療法,進而幫助改善患者疾病、提升生活質量。
除了上海創新中心,2021年6月,美敦力在中國的第二座創新中心于成都落成。至此中國也成為美敦力全球范圍內唯一擁有兩座創新中心的單一市場,平均每年可培訓醫療專業人士約一萬五千人次。
近年來,美敦力分別在上海、成都和常州開展多項戰略投資。2021年10月,美敦力與臨港新片區簽署投資協議,成為第一家在臨港投資的500強跨國醫療企業。從簽約到啟動不到一年時間,顧宇韶說,這也讓全球總部的同事見證了上海速度和臨港速度,預計2024年能開始生產,2026年產品就可以上市服務本土病患。
1989年美敦力在上海設立辦事處,成為首批進入中國的跨國醫療科技企業之一。1996年在上海正式落戶至今,美敦力已向中國市場引入超過500種創新產品;本土研發創新產品65個,其中23個遠銷海外市場。
近幾年更是通過進博會的平臺大力引進網紅產品。顧宇韶介紹,參加的五屆進博會中,每一屆都引進60-70款全球領先的創新產品。全球最小的心臟起搏器第一次亮相就是在進博會,此外去年還在進博局幫助下,首次把三大手術機器人平臺帶到中國市場,并大放異彩?!霸卺t療健康領域,中國市場一定會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我們當下在中國的工廠生產、創新中心培訓,都是為本土化戰略服務。以后這里不僅僅是生產基地,還是創新來源”,顧宇韶說。
孵化本土創新走上世界
老百姓熟悉的感冒藥“美林”“泰諾”皆來自強生集團,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衛生保健品及消費者護理產品公司,也是改革開放以來首批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目前在華員工數超過1萬人。
在強生創新孵化器JLABS@上海,進門就是一間蛋形會議室,也揭示著這里是給早期初創企業進行“孵化研發”的地方。這是強生創新在全球占地面積最大、也是亞太區首個孵化器,2019年啟動以來已吸引共計72家初創企業入駐,多數為制藥企業和醫療器械企業。
最小可以從一個實驗臺開始,企業無需自己建造高成本實驗室,這里有共享實驗臺、共享實驗冰柜、共享儀器,大部分可免費使用,企業只需在內網進行預訂即可,最大成本節約固定成本投資。樓下是一間間獨立辦公室,最小的隔間可容納三人,這是初創期團隊較為標準的人數。
門口滿滿一面的企業入駐墻,不少在右上角戴上了一頂學士帽,這是已經順利“畢業”的企業。拎包入駐、無附加條件,孵化器啟動至今,72家初創公司獲得總值超過35億美元的融資和戰略關系,3家公司實現ipo。他們在肺癌、心腦健康等疾病領域的創新成果通過強生和進博會的平臺,走向世界。
從引進、生產和交付全球領先的醫療健康產品,到培育本土創新能力,強生全球資深副總裁、中國區主席宋為群表示,強生在全球有四家創新中心,分別在波士頓、硅谷、倫敦和上海。中國已成為公司的創新戰略市場。2019年,強生執行委員會在北京宣布將中國定位為“全球創新引擎”,成為了第一家對中國市場的創新地位進行戰略部署的世界500強企業。
“未來,強生將進一步投資創新,不斷提升本土高端智能制造能力,夯實中國本土供應鏈在全球體系中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彼螢槿赫f,強生在中國擁有幾百位科學家,專門負責根據中國病患和客戶需求,開展制藥和醫療科技產品的研發創新。與此同時,強生積極打造創新生態體系,幫助創新企業更快更簡潔地將創新技術落地中國,并進一步推動中國的創新科技輸送到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