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南京打響拼經濟、促發展的“發令槍”,外貿企業搶抓機遇拓市場,按下“出海”加速鍵。賺了歸企業、風險平臺賠,“南京市中小企業統保平臺”持續發力,幫助企業提升接單底氣和抗風險能力。
記者從南京市商務局獲悉,去年南京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達178億美元,同比增長14.2%,占南京全年出口額的31%;服務支持企業數2295家,同比增長15.6%,約占南京外貿企業數三成;受理案件總金額1.9億美元,同比增長163.6%。全年理賠結案時效同比提升23.5%。
擴大信保覆蓋面,小企業“出海”有底氣
2月7日,南京某貿易有限公司收到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業務一處送來的新年首份中小微企業保單《賠付通知書》。“企業正加速出海拓市場,這份賠付單為我們減輕了損失,走出去更有底氣了。”
去年,該貿易公司向英國買方出運4票貨物,貨款總金額約16.6萬美元。但因疫情沖擊及財務狀況惡化,買方提貨后拖欠貨款,該公司成為眾多“債權人”中的一員。得益于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獲得賠款支持,減輕了損失。
“遇到風險有保障,我們這些小企業也敢出去闖市場了。”企業負責人介紹,5年來,該公司在南京市中小企業統保平臺向中國信保索賠3個風險事件,部分貨款順利收回,延付貨款均獲得賠付。
中小微企業是培育經濟新動能的重要源泉,也是南京外貿出口的重要力量。
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全省小微企業統保平臺的基礎上,南京將承保范圍向下延伸至出口額0-30萬美元“破零”出口企業、向上延伸至300萬-2000萬美元中小出口企業。“出口額2000萬美元以下出口企業均可享受的信保平臺政策,能惠及南京88%的出口企業,我們還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降費10%,降低企業投保成本。”
去年,出口信保共服務支持南京各類中小微企業1741家。其中,當年新投保省市兩級平臺承保企業576家,同比增幅達67%。南京市中小企業統保平臺投保企業數量增長206家,同比增幅達56.9%。
“信保+融資”新模式,助力開拓新市場
位于印尼蘇拉威西島的德龍工業園是江蘇某集團布局海外的首個鎳鐵及不銹鋼產業園,三期項目擬建設350萬噸鎳鐵合金工廠。江蘇某公司同上述集團就三期一階段車間生產設備開展合作,設備分批出貨、分節點付款,最長信用期限兩年。
為支持企業抱團出海、加速海外產業布局,中國信保就以上設備供貨商務合同項下的應收賬款給予承保支持,承保金額2.79億元。此外,中國信保牽線搭橋,配套江蘇銀行信用保險項下項目融資,創新建立信保、銀行、國企、民企四方合作模式,幫助解決供應鏈、產業鏈和資金鏈難題。
去年RCEP落地生效,為南京企業惠享協定紅利、深度參與亞太經貿合作提供了廣闊機遇和重要平臺。
據介紹,中國信保持續加強對歐美重點出口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RCEP成員國家的支持力度,為幫助企業爭取訂單,調整風險容忍度,全年為南京企業累計批復海外買方授信金額超百億美元,同比增長54.7%,全年承保審批時效全流程耗時比全國平均快20%。
為增強企業在“走出去”項目中的融資競爭力,南京市商務局聯合中國信保整合融資資源,通過多種“信保+融資”的產品組合,聯合多家銀行為南京企業參與“一帶一路”項目成功放款。2022年,累計支持全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54.9億美元,同比增長19.3%;承保各類“走出去”項目30個,承保金額8.4億美元,同比增長89.2%。
創新扶持模式,激發跨境電商新動能
江蘇某物流有限公司是南京跨境電商企業經常選用的貨運代理商之一。針對應收運費,公司向中國信保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險。“不但應收賬款有了保障,在中國信保的支持下,還可以向跨境電商企業提供30-150天賬期延期付款的政策。”
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的獲批,為南京企業走出去和發展新業態帶來了更多的機遇。
跨境電商是國際貿易未來發展的主流方向之一。為促進新業態發展,南京市商務局聯合中國信保、省級外貿集團創新開展“跨境電商+海外倉”業態鏈式承保試點,推動“政信銀企”跨境電商合作模式創新,將跨境電商B2C業務向國內采購端延伸。省級外貿集團接受跨境電商企業的采購需求,幫助跨境電商企業在國內備貨;備貨完成后,由省級外貿集團與跨境電商企業簽訂銷售合同,給予跨境電商企業貨款延付政策,并進行報關出口;省級外貿集團向中國信保投保出口信用保險,如跨境電商企業到期未償還貨款,則由中國信保進行賠償。目前,已聯合匯鴻、蘇豪、蘇美達建立“政信銀企”跨境電商供應鏈融資平臺。2022年,中國信保新業態承保規模2.7億美元,其中跨境電商業務承保保額1億美元,同比增長510%。
南京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繼續把信用保險作為引領企業“走出去”的重要抓手,加大信保扶持資金投入、提升統保平臺覆蓋面、優化出口新業態扶持政策、發揮信用保險衍生功能,為穩外貿、穩經濟大盤貢獻力量。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朱凱 黃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