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美國付出的是錢和武器,烏克蘭人付出的卻是生命”

  中新網2月25日電(張乃月 孟湘君) 折騰了一年,烏克蘭危機仍在蔓延。最近,美俄領導人相繼表態,隔空喊話火藥味十足。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在對烏軍援問題上繼續“拱火澆油”,在地緣政治博弈中將烏克蘭當作對抗俄羅斯的攻城錘,不惜一切手段,只為延續沖突。

  在各方“咬緊牙關”的情況下,這場危機拖得越久,代價就會越慘重,注定不會有贏家。

2022年8月24日,無人機在基輔的祖國母親雕像旁拉起一面巨大的烏克蘭國旗。

  美國“拱火”的三個心思

  ——表面援助,背后生意

  過去一年中,美國拉攏盟友對烏克蘭軍援的不斷加碼:從防彈頭盔到大炮再到坦克,僅拜登政府就為烏克蘭開出超過300億美元的軍援承諾,援助內容列了足足81項,包括且不限于:

  -超過1600套“毒刺”防空導彈系統

  -超過8000套“標槍”反坦克系統

  -超過54000其他反坦克系統及彈藥

  -超過700架“彈簧刀”無人機

  -160門155毫米榴彈炮及超過100萬炮彈

  -不少于6000枚精確制導的155毫米榴彈炮

資料圖:“彈簧刀”無人機。

  海量軍援背后,是被“喂肥”的美國軍工巨頭。過去一年中,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股票大漲約40%。

  美國在歐洲挑起亂局,將烏克蘭推到與俄羅斯對峙的前沿,裝滿的卻是自家的腰包,烏克蘭民眾的溫飽冷暖,它們從不關心。

  隨著越來越多、殺傷力越來越大的武器流向前線,軍事沖突愈演愈烈。

  過去一年,555次防空警報,響徹基輔上空;只有數萬人的小城巴赫穆特,成了鏖戰中的“絞肉機”。圍繞扎波羅熱核電站的爭奪曠日持久,全球核安全風險與日俱增;在赫爾松的拉鋸反復上演,俄烏兩軍疲憊不堪。

2022年7月14日,烏克蘭軍人準備在哈爾科夫地區使用美國提供的M777榴彈炮向俄羅斯陣地開火。

  美國一味投入軍事和經濟援助,卻不勸和,只會讓沖突長期化,這對整個烏克蘭,是巨大的傷害。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張弘對中新網表示,“美國人付出的是錢,是拿出的武器,但是烏克蘭人民付出的是生命?!?/p>

  ——算計盟友,“吸血”歐洲

  過去一年中,美國為首的北約不斷突破傳統防區,極力向歐洲渲染“俄羅斯威脅”,制造緊張氣氛。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分析,美國“拱火澆油”是試圖激活“腦死亡”的北約,將盟友們綁上戰車。不僅如此,它還逼迫歐洲國家加深對美國的安全依賴,令歐洲總體發展格局在其操控下演進。

資料圖:北溪天然氣管道發生泄漏。

  他舉例,外界普遍認為,美國在“北溪”事件中脫不了干系。一方面,美國可以利用這一事件切斷俄歐間能源紐帶;另一方面,可以將俄能源擠出歐洲,并取而代之。

  無論是否情愿,歐洲就這樣被美國敲了竹杠。出售給歐洲的美國天然氣,價格是市場的3到4倍,法國總統馬克龍不由得感嘆,美國的所作所為“不是真朋友”。

  高昂的能源價格繼而引發民生困境,居高不下的通脹和生活成本令民眾走上街頭,罷工潮涌現,一些國家甚至出現執政危機。

2022年5月4日,英國一慈善項目的志愿者正在倉儲中心處理食品。在英國,對食品銀行和社區食品中心的需求飆升。

  李海東認為,“夾帶私貨的戰略自私和經濟自私,使得美國對歐洲整體局勢的主導,沿著犧牲歐洲、烏克蘭、俄羅斯的利益,而滿足美國一國之私的方向去走。”

  ——渲染威脅,挑動沖突

  過去一年中,俄烏幾度在談判桌前坐下,但最終沒能達成協議,與美國的壓力不無關系。

  美國為何給俄烏和談使絆子?究其原因,李海東認為,在烏克蘭危機過程中,美國和西方的規劃和設計始終帶有強烈的零和博弈、冷戰思維。

  他指出,美國在處理大國關系中走了一條以競爭和對抗為主的道路,“美國樹立起了一個聯盟架構,把那些被它認定與自身方價值觀、經濟、戰略訴求不一致的國家全部排除在外了。”

資料圖:美國總統拜登。

  眾所周知,挑撥矛盾、隔岸拱火是美國的慣用伎倆:在后蘇聯地區國家策動“顏色革命”,培植地區代理人,刻意制造對抗;在中東頻繁制造亂局,分化區域國家,大搞“離岸平衡”。

  李海東指出,對美國而言,區域沖突不是壞事。危機越多、越嚴重,反而有利于美國對其他國家進行有效控制,有利于其進行大國競爭。

  美國援烏的兩重壓力

  ——頻秀團結,難掩分歧

  烏克蘭危機爆發一周年之際,美國的“挺烏”狂歡達到高潮。

  80歲的美國總統拜登突訪基輔,頂著防空警報與烏總統澤連斯基會面,后又迅速前往波蘭,接連發表的講話中,“團結”成了關鍵詞。

2023年2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烏克蘭首都基輔一教堂前會面交談。

  但是,拜登的“團結秀”難掩美國與盟友將逐漸出現的分歧。

  不久前,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到,無止境沖突的主要輸家“將是歐洲人”,因而反對延長對抗;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認為?;鹋c和談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唯一方式,自始至終禁止第三國通過其領土向烏輸送武器。

  ——越卷越深,終遭反噬

  在美國國內,雖然烏克蘭問題一度是為數不多能團結兩黨的議題,但隨著美國卷入越來越深,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大。

  有共和黨議員諷刺,拜登能“出現在烏克蘭以確保他國邊境安全”,“卻不能為美國做同樣的事”。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也發聲,認為美國向烏克蘭提供坦克后,可能面臨核危機,并呼吁立即結束沖突。

  甚至在民主黨當中,也有人開始質疑對烏克蘭的無限支持,擔心資金落入腐敗分子之手。

資料圖:當地時間2月10日,美國飛機將軍事援助物資運抵烏克蘭基輔鮑里斯波爾國際機場。

  除了政界,美國社會支持軍援烏克蘭的意愿也在變低。

  美聯社-芝加哥大學最新民調顯示,贊成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受訪者比例,較2022年5月減少12%。

  近期,還有上千名反戰人士在華盛頓集會,要求停止煽動俄烏矛盾。

  張弘認為,美國打著支持烏克蘭的旗號“拱火”,最終會在經濟上、安全上反噬西方社會,“隨著危機持續的時間越久,美國國內的矛盾就會越尖銳。”

  李海東也指出,美國精英關注的議題未必是公眾關注的議題,“輿論精英不斷渲染‘俄羅斯威脅’,渲染美國要在輿論上、政治上、軍事上把俄羅斯徹底逐出歐洲。但對美國公眾而言,若將大量資金用于戰爭,國內的大量事項會變得難以解決?!?完)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