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既可以吸引人才,促進文化交流,也讓企業有機會進入內地市場,我覺得我們風光無限?!毕愀厶貐^行政長官李家超說。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李家超2月28日接受中新社等媒體專訪,暢談發展兩大中心的優勢、動力及路徑。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2月28日接受中新社等媒體專訪,暢談發展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優勢、動力及路徑。 中新社記者 索有為 攝
“科技是我們的未來,文化藝術也是?!崩罴页硎?,發展兩大中心,香港優勢很多:“香港是1100平方公里的一個城市,有5個全球百強大學,這其實是世界上唯一的。”此外,香港本身的基礎研究也非常優越,有70%科研被評為優秀。
香港的優勢還有國際化,知名度高,企業利用香港發揮自己的業務,更可以利用香港進入內地市場。對于吸引全球人才,李家超說:“我覺得‘搶人才’這個措施,香港是有競爭力的。最近我們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面向全球的百強大學畢業生,如果已經有工作經驗,就沒有限額,沒有工作經驗的限額每年1萬,我們希望每年最少引入35000名人才”。
香港還有大灣區城市的優勢,“香港是個有趣的地方,有活力的地方。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也是我們的優勢,不單單是要拼經濟,也可以生活得有味道”。
這些優勢如何轉化成為成果,形成商業化、市場化的創新生態圈?李家超上任以來,首先在科技創新方面發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為未來五至十年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制訂清晰的發展路徑和系統的戰略規劃。
“因為香港的優勢在基礎科研,所以中游要鞏固建立好,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在生產方面、市場方面有各自優勢。香港的優勢會強化鞏固,和內地城市優勢融合用好,強強聯手?!?/p>
李家超坦言,香港目前在科研領域的投入略低,只占本地生產總值約1%?!斑@個是要增加的,起碼要有兩個百分點,最好是2.5%。另外,目前科研投入主要是政府投入,這個不健康。”
“最大的(科研)投入應該是民間投入?!崩罴页f,他的第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基金等,經過共同投資吸引民間投資,“希望再引進一些龍頭企業,把香港的創科整個生態圈建好,那么就有更多民間資金愿意投入,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
李家超強調,特區政府將投放100億港元啟動“產學研1+計劃”,資助最少100支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推動科研成果的落地轉化,讓一些團隊有可能變成獨角獸企業。
香港在文化藝術領域同世界聯系很多。據李家超介紹,特區政府積極推動各大藝術活動赴港,包括每年舉行的巴塞爾藝術展、文藝論壇等,并推動一些文化團體、藝術組織在香港成立。
“文化藝術可以幫助香港吸引人才、吸引企業到香港發展?!崩罴页Q,香港在提升生活素質方面,會因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而強化起來,“兩大中心加起來,香港受矚目的情況就更厲害了”。
“大家都知道亞洲是21世紀的發展引擎,中國更加是引擎中的最大動力?!崩罴页瑢液拖愀鄣奈磥沓錆M信心,“香港有在‘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作為國家的一部分貢獻國家現代化發展,我們也非常驕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