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奮進的春天丨江蘇蘇州:強韌筋骨挺立發展潮頭

蘇州以強韌工業經濟穩住大盤,以產業創新集群激發潛能,以擴大開放合作重塑優勢,“經濟強”的基礎更加雄厚——

春天的蘇州,處處生機勃發。

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融合發展大會,吹響了創新加速的號角;赴新加坡和香港經貿交流,邁出了開放合作的闊步。一批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一筆筆外商投資持續加碼……一幅開放自信、熱潮澎湃的經濟圖景在蘇州大地鋪展。

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超出預期的多重挑戰,蘇州堅定扛起全省經濟“壓艙石”重任,以強韌工業經濟穩住大盤,以產業創新集群激發潛能,以擴大開放合作重塑優勢,“經濟強”的基礎更加雄厚,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蘇州新實踐積蓄起強大動能。

實體經濟穩中提質

蘇州制造承壓見韌

春光明媚,生機無限。走進位于太倉市璜涇鎮的蘇州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機械協作、馬力全開,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公司董事長高金崗介紹,去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但種種困難都沒有阻止瑞高前進和發展的步伐,公司實現銷售收入近10億元,保持連續3年的翻倍增長,還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國家級綠色設計示范企業。“作為一家專注于環保型汽車內飾復合材料研發、生產、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隨著國內國際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我們公司的發展也將加速進入快車道。”高金崗說。

企業經營逆勢上揚,彰顯經濟強勁韌性。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優等生,蘇州始終高度重視發展壯大實體經濟,堅持工業立市、產業強市,聚焦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把提振工業經濟作為穩住經濟大盤的堅實支撐。過去一年,蘇州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工業經濟發展,全面落實國家和省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4.36萬億元、全國第二,經濟運行走出了“平穩開局、承壓下探、快速修復、持續向好”的非常歷程。在2022年全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50強城市榜單中,蘇州排名第一。

夯實實體經濟,方能行穩致遠。截至目前,蘇州擁有16萬家工業企業,涵蓋35個工業大類、167個工業中類和491個工業小類,是國內工業體系最完備的城市之一。在《先進制造業百強市(2022)研究報告》中,蘇州位列《2022先進制造業百強市》榜單第二,排名較2021年提升1位。同時,納米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高端紡織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獲批創建全國首個區塊鏈發展先導區。去年新增9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和122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占全省18.8%和28.8%。

敢字當頭、干字為先。1月28日,蘇州市推進“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動員會暨作風建設大會召開,明確提出全力支持和鼓勵“企業敢干”,讓廣大企業扎根蘇州、大展宏圖,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干出好勢頭、干出新業績。“大會給予我們莫大的鼓舞和動力。”作為蘇州民營企業的領頭羊,盛虹控股集團副總裁顧棟華表示,公司將鼓足精氣神,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主航道,加快釋放上下游產業鏈一體化優勢,在重點產業鏈穩鏈、強鏈、補鏈,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方面擔當新使命,不斷實現新的超越。

創新集群全面發力

四鏈融合再攀新高

培育競爭新優勢,御風而行向未來。在2022年這個產業創新集群建設“元年”,蘇州聚焦數字經濟新賽道主賽道,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這一年,蘇州圍繞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先進材料四大產業,深耕25個重點細分領域,系統推動產業創新集群建設,產業質態有效提升,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2.5%,實施1.1萬個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項目,現代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23萬億元;創新動能強勢迸發,蘇州太湖光子中心成立,高功率半導體激光等13個創新聯合體組建,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集聚達34萬人;創新生態不斷優化,C9高校全部在蘇州實現重大布局,總規模150億元國家工業母機產業投資基金在蘇州設立,成為創新與產業、資本與產業結合最好的城市之一。

產業創新集群建設目標越來越清晰、舉措越來越完善、氛圍越來越濃厚,正推動蘇州以創新高峰筑起產業高地,加快從制造大市向智造強市邁進。2月6日,蘇州召開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融合發展大會,明確提出聚焦重點領域持續發力,著力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產學研深度融合、產城人深度融合,加速推動蘇州產業創新集群融合發展、突破成勢,共同繪就產業創新集群引領轉型升級的美好畫卷。

資源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蘇州持續提供更加優質的‘蘇式服務’,把最好的資源、最新的政策第一時間落實到位,給我們吃下了定心丸。”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春表示,蘇州金龍將充分利用蘇州一系列利好政策和前瞻規劃,深耕蘇州、擴大布局,讓“數智”賦能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搶占智能網聯汽車高地,有效助力蘇州打造智能車聯網產業創新集群。

開放經濟優勢彰顯

外商外資持續加碼

春意正濃,拼搏的人們在路上。2月19日至25日,蘇州代表團遠赴新加坡和香港,緊鑼密鼓開展經貿投資促進與合作交流活動。短短7天時間,成功簽下40個合作項目,同時密集拜訪著名高校、重點企業和科研院所,充分展示了蘇州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爭做示范,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上當好排頭兵的堅定決心。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作為外向型經濟重鎮,從1984年第一家外商投資企業落戶到現在,蘇州與外資攜手走過39年。這39年來,眾多世界級企業、制造業巨頭在蘇州深耕發展、擴大布局。數據顯示,目前蘇州共有外商投資企業超1.8萬家,其中160家境外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在蘇州累計投資設立450多個項目,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超1522億美元,規模位居全省首位、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同時,蘇州擁有中新、中日、中德、海峽兩岸和蘇州自貿片區等開放平臺,14家國家級開發區、6家省級開發區,蘇州工業園區是全省唯一外資總部經濟集聚區,相城區獲批建設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

開放程度高、開放成效好,背后是蘇州對高水平開放的堅守。近年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蘇州始終堅持利用好國際資本,從創新開展“云招商”、開展外資項目“云簽約”暨外資總部企業“云授牌”活動,到承辦第二屆東亞企業家太湖論壇、籌辦蘇州與跨國公司交流活動,再到組織實施赴日、赴歐包機開展招商,搶抓機遇、謀劃未來。在疫情造成國際貿易萎縮、國際投資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外資依然看好蘇州、加碼蘇州、深耕蘇州。2022年,蘇州實際使用外資74.2億美元、增長35.9%,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25721.1億元、增長1.6%,規模保持全國前列、全省第一,為穩經濟、促增長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蘇州堅定擔負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貢獻”的重大責任,不斷強化蘇州制造這個根基和支撐、釋放蘇州創新這個最大潛能、重塑蘇州開放這個重大優勢,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譜寫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

(蘇報記者 彭化成)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