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浩蕩,萬物生輝。在這個奮進的春天里,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如約而至。今年的全國兩會,是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召開的全國兩會,也是新一屆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的首次會議。我們有理由對這個春天寄予更多的期待與展望。
春早人勤萬象新。放眼江蘇大地,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熱氣騰騰的景象。“搶訂單”包機組團出海,“拼經濟”項目快馬加鞭,跨省招工先人一步,招商引資馬不停蹄,消費市場持續升騰……匯聚成昂揚奮進的“春之交響”。
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時節,信心與春天一起生長。制造業的一個個第一、數字經濟的一個個領先、科技創新的一個個突破、制度創新的一個個率先……是我們發展的信心和底氣所在。新春伊始,我省即出臺42條政策措施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提振發展信心;各地推出多項紓困惠企舉措,以最大的決心和力度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家進一步有歸屬感、當自家人、成座上賓,提振民營經濟信心;“數智”賦能小店經濟,“后備廂”點亮“夜經濟”,越來越多的消費場景“出新”,提振消費信心;民生實事再“擴容”,讓人民群眾更加暖心……
江蘇大地的濃濃春意,正是中國經濟澎湃活力的生動縮影。202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121萬億元,再次躍上新臺階;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超過1.2萬億元,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穩居世界前列。第三屆消博會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將于今年4月舉行;第六屆進博會已有超500家海外企業簽約參展。中國貿促會最新調查顯示,98.2%的受訪外資企業和外國商協會對今年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抱有信心,表示將繼續在華投資。一個春潮涌動、奔騰澎湃的中國,向世界傳遞信心和力量。全國兩會的召開,將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對奮斗者而言,每一次抵達,都意味著新的出發。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越是面臨困難和挑戰,越要有堅如磐石的信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什么時候沒有困難?一個一個過,年年過、年年好,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都是這樣。爬坡過坎,關鍵是提振信心。”多一分信心,就多一分爬坡過坎的勇氣、多一股攻堅克難的力量、多一條化危為機的出路。難走的路是上坡路,難開的船是頂風船,最重要的就是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步調一致向前進。
在春天啟程,向夢想奮進。今天的江蘇,又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殷切囑托,承載著8500多萬江蘇人民的共同期盼。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以“拼”的精神、“實”的干勁、“敢”的擔當,在充滿光榮與夢想的征途上奮力奔跑,我們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交出一份不負偉大時代、不負巨大關懷、不負殷殷重托的新答卷。(陳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