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焦點訪談丨履職見證 非凡五年


3月4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也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今年的會期和議程。中國,再次進入“兩會時間”。今年是新一屆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的首次會議,代表、委員帶著他們在這五年中的調研和思考匯聚一堂,共商國是,共謀發展。過去五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開幕前,“委員通道”正式開通。8位來自不同崗位的委員代表講述他們過去五年的經歷,見證我國在各個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會如期開幕,來自91個國家和地區的奧運選手在冰雪舞臺上展示了最火熱的運動激情。而在賽場外,“綠色”成為本屆冬奧會最受關注的熱點之一,這其中就有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們的貢獻。



全國人大代表 張國強:在冬奧會期間,一共投入了超過1200輛燃料電池汽車。奧運會結束以后,投入的這1200輛燃料氫能汽車,現在在北京、張家口作為公交車服務保障北京和張家口市民的公共交通出行。

綠色奧運,展現了我國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成果,而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是我國經濟實力的最好證明。過去五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實現了從100萬億元到110萬億再到120萬億元的跨越,“十三五”完美收官,“十四五”開局良好。來自經濟領域的代表委員對這五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就感觸深刻。



全國政協委員 黃群慧:這五年還保持了5%的平均增速,包括疫情沖擊這三年,平均下來也有4.5%的增速,這也遠遠高于全球1.8%的平均增速,中國的經濟表現還是非常突出的。

過去五年,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掌舵領航下,我國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加快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號經濟巨輪行穩致遠。



全國政協委員 黃群慧: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這種總體的戰略導向是一個最關鍵的因素;第二方面,也確實得益于經濟韌性強、活力足、潛力大且長期向好的態勢。中國現在已經是制造業第一大國,向著高級化、數字化、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方向轉型。



這五年,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聯通三地;中國高鐵加速自主研發,不斷走出國門;北斗三號衛星組網成功,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創新不僅推動了大國工程,也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全國人大代表 田軒:我們國家的研發投入去年首次超過了3萬億,比2018年多了整整1萬億,占GDP達到2.66%,實現很多“卡脖子”技術的顛覆性創新,大批企業進行自主研發和創新也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果。



五年來,許多代表委員都積極投身到科技創新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在武漢光谷,全國人大代表馮丹和團隊一直深耕信息存儲方面的研究。在這里,她曾經聆聽總書記對科技創新推動實際應用的要求。

以往,信息存儲技術在我國是薄弱環節,市面上的存儲產品幾乎都被國外壟斷。五年里馮丹和團隊破解“卡脖子”難題,加速研發新一代存儲系統,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并且快速應用到了實際產業中,用中國存儲方案助力數字化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 馮丹:這五年,我們主要是追求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以及低能耗,滿足數據的長期保存需要。實際上存儲也是一個萬億的產業,今年我們就建議希望關注,把存儲形成一個產業鏈,建鏈,同時還要做強。

五年來,創新還在更多的領域推動經濟社會更大的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 李東生:我們過去幾年,在研發方面一共投入了460億,積累了大量技術專利。在核心技術突破、建立全球競爭力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 戴立忠:通過這些年的努力,精準診斷、分子診斷這個領域整體水平跟國際接軌了,精準診療項目從原來的上千塊降到現在只要100多塊,大幅度節省了醫療支出。



全國人大代表 姜衛東:國家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后,大地塊使用大馬力拖拉機,作業效率能提高四到五倍,勞動力減少80%,能耗減少一半。一方面糧食大幅度增產;另一方面農業生產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這五年,我國糧食產量實現“五連增”,種業振興,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也是這五年來,許多代表委員潛心耕耘、不斷創新的領域。



全國人大代表陳凡是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執行主任,2021年,這所由全國17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共同參與建設的種子實驗室正式成立。一年后,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考察實驗室的建設,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他一直牢記在心。



不到兩年時間,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已建成了17.2萬平方米的實驗空間,科研設備超過6個億,為全國各地的農業專家提供了專業的育種平臺。在科技的助力下,從南到北,我國糧食種子芯片將越來越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全國人大代表 陳凡:通過一系列平臺搭建和人才隊伍,完善精準設計育種體系,傳統的一個品種培育要15年,現在采用生物技術,能實現四到五年培育出一個大的品種。未來希望在兩至三年就能因地制宜設計出好的品種來。



全國人大代表 聶守軍:近五年來,我們主要開展寒地水稻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利用及創新,優質品種選育,配套技術研究,在加快實現鹽堿地種質資源創新利用新品種選育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創新對農業現代化有多大幫助?讓數字來說話。



五年來,我國農業總產值增長中,超過60%是由農業科技進步帶來的。我國農作物種植面積中,95%以上是自主選育的品種;農業機械綜合使用比例超過了72%,這些都為五年來我國糧食超1.3萬億斤的年產量作出了貢獻。與此同時,互聯網信息化也為農業發展不斷助力,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超過60%,累計建設運營的46.7萬個益農信息設施,為農民提供農事服務達到9.8億人次。鄉村數字經濟加速發展,農產品電商網絡零售額突破4300億元。



在創新助力下,鄉村振興也在加速推進。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兩步走”戰略安排,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國政協委員王傳喜作為二十大代表在現場聆聽報告,至今記憶猶新。

五年來,推進鄉村振興,是許多來自農村的代表委員工作的重點。



王傳喜來自山東省蘭陵代村,這里曾經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王傳喜帶領村民們從土地流轉開始,搞起了現代化農業經營,又依托本地的農業資源,開辦了全國第一個國家農業公園,村民們吃上農業旅游飯脫了貧致了富。這五年,王傳喜深度挖掘代村的農產品種植產業,帶領村民們在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道路上繼續奔跑。

做好土特產文章,五年來,許多代表委員都在產業振興的第一線忙碌。



全國人大代表 趙皖平:總書記的講話提到了土特產,我們抓住了產業振興牛鼻子,一二三產融合,形成產業鏈,強化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共同發展,共同致富。



全國政協委員傅聲雷多年來一直從事生態系統的觀測和研究。2018年,他帶領河南大學生態學團隊,建立了大別山森林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2020年,這里成了國家級研究站。這幾年,不僅站點硬件條件不斷提升,它觀測的森林生態系統也有了可喜的變化。



全國政協委員 傅聲雷:近年來,明顯看到森林質量的提升,碳吸收的能力就強,現在野生動物明顯增加。

在這五年中,我國生態環境改善的腳步不斷加快。像國家級野外科學觀測站就新增了69個。獲取了大量的一手定位觀測數據,為研究我國生態變化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系統謀劃、系統治理,我國生態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全國政協委員 傅聲雷:最近幾年國家對生態環境問題非常關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來治理環境,例如大氣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環境變化以后,人更愿意到美好的環境中去休閑,幸福感和滿足感也是提高了。

春天孕育新的希望,意味著新的成長,澎湃著新的力量。代表委員們過去五年的經歷與收獲,也是他們履職盡責的源泉。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他們將帶著自己的觀察和思考,為國家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言獻策。讓我們踏上新征程,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出發!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