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持續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水平,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
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些民生議題,寫著人民的所思所盼、所喜所憂,在會場內外引起共鳴,表達著人民的美好向往、熱切期盼。
群眾所盼的,就是政府著力要干的。過去一年,我國發展取得來之極為不易的新成就,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也與國家的發展保持同步。這種獲得感、幸福感提升,既有實打實提高的收入、越來越好的空氣質量,也有來自就業、醫療、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優化和改善。
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民生領域建設的總體水平離群眾的心理預期和現實需求還有差距,一些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亟待解決。比如,今天“有學上”已經實現,“上好學”的問題仍然存在;脫貧攻堅的任務已經完成,實現共同富裕還在路上;全球最大的社會保障網已經建成,還需進一步織密織牢;等等。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細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群眾關心的、期盼的,幾乎都能找到務實誠懇的回應。無論是增加教育經費投入的具體目標,還是減稅降費、緩稅緩費的實在舉措,都清晰地表明,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為了不斷實現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把老百姓關心的事辦實辦好,這是政府的職責,也是群眾的期待。
群眾的關心事,也是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完成政府工作報告中事關民生的目標任務,需要我們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始終把群眾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等實際問題。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干,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我們就一定能創造更美好的生活。(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祝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