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 6 日下午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他強調,黨中央始終堅持 " 兩個毫不動搖 "、" 三個沒有變 ",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要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黨中央方針政策,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實現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這一重要講話,如涓涓暖流,直入人心。
怎樣 " 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 "?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感人至深。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多次論述過民營經濟的重要性。在《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重大問題》一文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2018 年 10 月 20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勉勵廣大民營企業家時著重指出:民營企業的歷史貢獻不可磨滅,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營經濟的言論和做法都是錯誤的。
不必諱言,近年來,一些歪曲事實、否定民營經濟的雜音擾亂視聽。我們絕不能讓這股歪風干擾民營經濟發展大勢。
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厚愛、諄諄教誨,擺明了事實,闡述了道理,為各級干部 " 授了課 ",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鼓舞了士氣。
春風拂面,萬象更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統計信息顯示,2012-2021 年,我國民營企業數量從 1085.7 萬戶增長到 4457.5 萬戶,10 年間翻了兩番。民營企業在企業總量中的占比由 79.4% 提高到 92.1%,這個前所未有、令人振奮的數字,折射了民營經濟的奮斗畫卷。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有目共睹的是,民營企業成為吸納就業的巨大 " 蓄水池 ",在江蘇,超過七成的江蘇高校畢業生在民營企業揮灑青春和才智;民營企業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稅收;民營經濟成為一片創新、創業的熱土 ……
可以說,民營經濟越發達,國家越昌盛,人民越幸福。無論是從經濟規律出發,還是從發展視角看問題,我們都必須進一步為民營企業優化發展環境,都必須為民營企業隨時掃清前進道路上的障礙,都必須從政策上和意識上、情感上與民營企業家的呼聲保持共振共鳴。
事實說明,信心比黃金還珍貴,信任比任何 " 催化劑 " 都管用。熱情推動民營經濟展翅騰飛,與民營企業家同呼吸共命運,是歷史賦予的重任,是未來發出的深情召喚。
當前,各地都在發力 " 拼經濟 "。" 拼經濟 " 也許有 72 種拼法,但其中重要的一種拼法,就是通過善政和良策,積極深化、發揮民營經濟的主觀能動性和使命意識,使之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成為 " 拼經濟 " 的強力軍團。在此基礎上,鼓勵和激發百舸爭流的大場面,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江蘇是經濟大省,也是民營經濟大省。只要我們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冷暖掛心上,真心真意為其保駕護航,與其攜手并進,就一定能為江蘇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新能量、新希望。
現代快報首席評論員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