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入侵伊拉克20年后,美國又想干什么?

繼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本月4日對美在敘利亞非法駐軍基地進行了事先保密的突訪后,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7日又對伊拉克來了一次未公開訪問。

他也是拜登政府上臺以來訪問伊拉克的美國最高級別政府官員。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截圖

作為奧斯汀本月5日開啟的約旦、埃及和以色列等中東三國之行中的插曲,這次突訪伊拉克的時機和動機耐人尋味,因為再過十來天,就是美國入侵伊拉克滿20周年的日子。

奧斯汀此時來伊拉克干什么?

據稱,除了尋求遏制伊朗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之外,主要目的是就消滅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殘余勢力進行磋商,重申“美國對支持伊拉克主權獨立、實現安全穩定的承諾”,并表明美國軍隊“準備好繼續留在伊拉克”的態度。

而很多媒體注意到,奧斯汀本人不僅是最后一任駐伊美軍指揮官,還親自參與了這場推翻薩達姆政權從而使伊拉克陷入動蕩漩渦的戰爭。



△西班牙埃菲社報道截圖

一管“洗衣粉”,一場侵略戰爭,一堆爛攤子

在美國對中東國家的武力干涉史上,曾經的中東第一強國伊拉克有本厚厚的血淚賬。

由于看中了伊拉克的石油利益和戰略地位,美國兩次通過栽贓手段,以武力摧毀了這個國家。

相比第一次為發動海灣戰爭而炮制的“育嬰箱事件”,第二次的“洗衣粉”栽贓更為“經典”。

20年前的2003年2月5日,時任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合國安理會將一個裝有白色粉末的試管指稱為“伊拉克研制化學武器的證據”,為對伊動武鋪平了道路。



△鮑威爾在聯合國安理會亮出的所謂“證據”后來被外界譏諷為“洗衣粉”

六周后,美英聯軍在未獲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以所謂“清除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并最終顛覆了薩達姆政權。

這場基于謊言的戰爭造成伊拉克數十萬人死亡,上百萬人無家可歸。



△美國布朗大學沃森國際研究所官網:共有18.5萬-20.8萬名伊拉克平民在戰爭中喪生

同時,美軍還留下了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

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大量使用國際法禁用的貧鈾彈,使伊拉克大部分地區的先天性出生缺陷、癌癥和其他疾病患者數量激增。



△英國《衛報》:荷蘭和平組織PAX的報告顯示,在伊拉克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聯軍違規在平民區周邊使用了約1萬枚貧鈾彈,嚴重危害當地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

此外,美軍還嚴重違反國際人道主義原則,制造了多起虐囚事件。

臭名昭著的阿卜格萊布監獄就留下了美軍的累累罪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阿卜格萊布監獄是美軍在2003-2006年間關押被俘伊拉克人的拘留中心,最多時關押了約3800人。而監獄內的虐囚丑聞早自2003年起就不斷被曝光。

直到今天,美國都未能拿出伊拉克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確鑿證據,也沒有任何人為“冤殺”伊拉克而承擔任何責任。

換湯不換藥的美國軍事存在

這場自導自演的伊拉克戰爭不僅嚴重踐踏了國際法和國際秩序,更給戰后的伊拉克帶來了長期混亂和深重災難。

隨著薩達姆政權被推翻,伊拉克陷入治理真空,安全形勢急劇惡化,社會秩序瞬間大亂。

由于美國入侵后對伊拉克強制實行“民主改造”,伊拉克原有政治生態遭到嚴重破壞,導致伊國內政治派系林立,矛盾難以調和,政局長期不穩。



△英國“開放民主”政論網站(open democracy)網站:“美式民主”給伊拉克人民帶來長期痛苦

特別是2021年10月舉行國民議會選舉后,伊拉克國內政治斗爭迅速激化,導致新總統遲遲難產,組閣事宜長期擱置。

去年8月底,持續的政治僵局和抗議活動最終發展為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流血沖突。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去年8月底的政治暴力沖突造成至少30人死亡

埃及《金字塔報》專欄作家、政治分析人士卡邁勒·賈巴拉曾指出,伊拉克亂象紛呈的根本原因是舊有的政治和社會生態被打碎和重組,“美國在伊拉克強推西式民主是極大錯誤,是伊拉克局勢動蕩的真正根源”。



2011年,正是奧斯汀以駐伊美軍指揮官的身份,宣布美國已經實現在伊軍事目標。美軍就此撤出了伊拉克。

然而隨著美軍的“得勝還朝”,這個以前原本鮮見恐怖主義活動的國家卻迅速淪為了恐怖組織肆虐的溫床。



△路透社:2003年的入侵導致伊拉克陷入混亂,最終為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2011年美國撤軍后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2014年,為“應邀幫助”伊拉克政府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已經撤走的美軍去而復返。

但聲稱重新部署是為幫助伊拉克“反恐”的駐伊美軍其實沒怎么反恐,而是一直在“不務正業”。

2020年1月3日,在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授權的一次無人機空襲中,伊拉克民兵組織領導人穆罕迪斯和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將領蘇萊曼尼,在巴格達機場附近雙雙被炸身亡。伊拉克民眾的反美情緒隨之日益高漲。



△伊拉克軍方當地時間2020年1月3日在社交媒體上公布的在美軍無人機空襲中著火的汽車照片

襲擊發生后,伊拉克議會通過法案,要求政府結束以美國為首的所有外國軍隊在伊境內的存在。

2021年7月,美伊簽署協議,同意在當年年底正式結束駐伊美軍的作戰使命,轉向“顧問”角色。但伊拉克抵抗組織認為,美國在伊軍事存在只是起了一個新名字,其實是換湯不換藥。



△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伊拉克抵抗組織警告,如果美軍繼續留在伊拉克,他們將與美軍公開戰斗。

分析普遍認為,駐伊美軍“撤而不走”的算盤是,既可以在有事時以“未參與作戰任務”為由撇清責任,又可以在需要時隨時伸出軍事觸角。而美國這種長期軍事存在,意味著伊拉克政治和安全局勢將繼續復雜化。

正如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文章所說,表面看,美國是“應伊拉克的邀請”繼續留駐軍隊的,但實質上,伊拉克也被美國視為在中東地區的關鍵基地,就像美國在敘利亞的非法駐軍一樣。

文章認為,與特朗普時期不同的是,現在美國不再談論撤軍話題。但這并不意味著伊拉克無論如何都不會要求美國撤軍,也不意味著美國政府對伊敘兩國的未來有什么明確愿景。



△《耶路撒冷郵報》報道截圖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王堅

記者丨黃濤

編輯丨楊楠

簽審丨王堅

監制丨關娟娟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