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支撐引領,濱海新區“引擎”全開!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天津實施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提出“要充分發揮新區綜合優勢,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新城,全面提升產業能級、創新能級、開放能級,更好發揮先行先試作用,為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擔起支撐引領之責,承載厚望。在萬物競發的大好春光里,濱海新區正以奮進的姿態堅實起步,展現出攻堅克難實現高質量發展新跨越的堅定決心。

  產業創新發展 濱城“引擎”全開

  3月3日,濱海新區迎來企業上市開門紅,集成電路行業重點企業天津金海通半導體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為天津市開年第一家上市公司;2月3日,濱海新區春季122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208億元,涉及創新平臺、先進制造業、重大基礎設施、重大民生改善、鄉村振興等領域;不久前,總投資20多億元的一汽-大眾天津分公司新車型技術改造項目開工;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天津生產廠成品車間擴建項目奠基;SEW-傳動設備(天津)有限公司智能裝配中心項目開工......

  好消息接連不斷,濱海新區開局就跑出了發展“加速度”。自身足夠強大才能頂得上、托得住、擔得起。狠抓招商引資,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切實發揮好重大項目牽引帶動作用,為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取得實在成效注入強勁動力。

  “作為一名經濟界別的政協委員,我深深體會到近幾年發生在我身邊的變化。現在,濱海新區的現代產業體系正加速構建。有這樣一組數據:2022年,新區加快構建以智能科技產業為引領的現代工業產業體系,規上工業企業產值突破1.1萬億元,累計獲批9個新型工業和示范基地、12家國家級單項冠軍、22家國家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加速集聚服務業新業態,飛機租賃業務總量突破2000架,成為全球第二大飛機租賃聚集區,商業保理資產總規模躍居全國第一。”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恒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江浩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天津外國語大學“一帶一路”天津戰略研究院院長馮雷鳴指出,“目前,濱海新區已構建了信創產業先發優勢,成為天津市信創產業發展的主要集聚地和龍頭,也是目前全國信創產業鏈條最全、產業聚集度較高的區域之一,航空航天也已經成為主導產業鏈之一。新區要繼續增強集聚高端企業和人才資源能力,圍繞產業鏈精準招商、招智引資,做好延鏈強鏈補鏈文章,以重大項目建設帶動產業發展,提高產業集聚度。”  

  “今年,我們圍繞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謀劃了‘八大工程’,包括32個子項、178項具體任務,梳理重點建設項目70個、總投資9680億元,謀劃儲備項目48個、總投資2326億元。”全國人大代表、濱海新區區長單澤峰表示,“力爭到2027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9000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5萬億元。在服務全國發展大局、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布局和天津發展全局中,更好發揮先行先試和支撐引領作用。”

  大膽試 大膽闖 勇于試制度探新路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濱海新區現代產業體系已基本形成,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先行先試示范區打下了堅實基礎。”全國政協委員、市政協副主席齊成喜認為,“天津濱海新區建成中國式現代化先行先試示范區,就是通過政策引領、體制機制創新和改革開放探索,在高質量發展、區域治理和人的現代化等方面在全國同類地區率先實現現代化,為京津冀地區通過協同發展順利實現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示范引領作用。”

  幾年來,濱海新區持續深化改革,280余項改革舉措“擲地有聲”:一枚印章管審批、“一企一證”綜合改革、“拿地即開工”“交地即交證”、稅種綜合申報……利企便民,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但這些遠遠不夠。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濱海新區需要繼續大膽試、大膽闖,革故鼎新,在一次次探索實踐中率先蹚出一條新路徑。

  2月25日,《濱海新區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春筍行動”實施方案》出臺,聚焦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環境支持、要素保障、成長激勵等體系提出24項重點任務,諸如每年設立10億元專項資金,加強科技賦能、用地保障、人才支持、金融支撐,推動民營企業融入國家重大戰略,開拓市場、組團發展。預計到2027年,濱海新區民營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民營經濟增加值占比較2022年增長10個百分點,在冊民營企業總數達22萬戶;3月2日,《濱海新區深化產教訓融合發展加強新時代“技能濱城”建設的實施辦法(試行)》出臺,旨在加強創新型、技能型、應用型人才隊伍建設,為制造強區和創新立區提供人才支撐。預計到2027年,濱海新區高技能人才總量達21萬人以上……

  馮雷鳴說道,“濱海新區就是要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試、大膽闖,精準施策,深化自貿試驗區系統性集成性制度創新,積累總結經驗,穩步擴大規則、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系統構建‘五個自由、一個安全有序流動’創新體系,落實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高標準打造‘一基地三區’核心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鏈接、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的橋頭堡。”

  江浩然委員也提出這樣的建議,“要支持濱海新區更高水平開發開放。支持在濱海新區‘設立外資股權投資基金’和‘在濱海新區實行內外資一致的銀行業股權比例管理規則’;更大力度支持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支持濱海新區深化高水平自貿制度創新,高標準落實RCEP經貿規則,支持特色‘融資租賃+維修再制造’全產業鏈集成創新。推動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創新政策共享共用,推出更多‘同事同標’‘政務通辦’事項,探索建設京津冀跨區域協同創新片區。”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繪就美麗濱城新圖景

  高質量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民造福。提升城市功能品質,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一直是濱海新區的“心頭要事”。

  長19.2米,高10.88米,單面面積約209平方米……近日,在天津經開區“于響”片區,一塊巨大的LED屏幕亮相于家堡濱河公園河畔。春節期間,不少市民專程前來圍聚在這天津市首塊8K超高清大屏前,沉浸式欣賞春晚節目。

  一塊屏幕的故事,也是“于響”片區打造成為高品質“濱城”城市客廳的縮影。一個有產業、有生活、有人氣的朝陽之城正在“濱城”核心區冉冉升起,“于響”片區開啟了全新發展篇章。

  新年伊始,濱海新區出臺支持濱城核心區于家堡—響螺灣片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從產業發展、基礎設施配套、社會事業配套、人口人才導入等方面發力,打造新時代美麗“濱城”核心區升級版。

  經開區黨委常委、管委會副主任曹紅鋼說:“我們加快推動重點跨海河橋梁建設,3年內將核心區主干路網全部連通;強化完善教育配套,年內啟動和平保育院濱海分院建設,全面加速耀華中學、岳陽道小學、華東師大附屬學校建設,形成‘名校矩陣’。同時,完善醫療配套,積極引進國際化醫療康養機構,設置區域健康管理中心,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泰達樣板。”

  未來,約6.1平方公里的“于響”片區將重點發展科創基地、現代金融、新經濟、新商貿等新型業態,打造“濱城”城市客廳、現代金融中心、新經濟總部基地,力爭到2025年,年均GDP增速不低于20%,就業人口達到10萬人以上,成為濱城“核心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單澤峰代表表示,以于家堡、響螺灣、MSD及海河沿岸區域為重點,新區制定了落戶、購房、產業導入、綜合配套等一攬子支持政策。還將以藍天、碧海、綠地為底色,塑造城市主色調,打造功能資源聚集、形象標志明顯的城市中心區。加快完善南北“兩翼”公共配套設施,啟動團泊公路、太沙公路、太沙路北延改造提升工程,有序推動漢沽區域老舊燃氣管網改造,提升“兩翼”城市功能。

  “未來幾年,我們還謀劃了超5700億元的美麗‘濱城’建設‘十大工程’,今年將實施206個項目建設,確保年內完成投資481億元。”單澤峰代表說,“我們將堅持港產城融合、組團發展、職住平衡和城鄉一體特色,加快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樂的現代化濱海新城。”

  (津云新聞記者 陳汝寧)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