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來源:光明日報
- 編輯:王鵬
- 時間:2023-03-26 17:13:11
“我們這梨,全名是寧陵金頂謝花酥梨,一個字都不能少!”拿著一個金黃碩大的梨果,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石橋鎮鎮長李永笑著對記者說,名字長是因為特點多——從外觀上看萼洼廣而淺,周圍有一片放射狀黃褐色銹塊,果實在花謝之后即酥脆可口,故得“金頂謝花酥梨”美名。
早在遠古時代,寧陵一帶的先民就開始植梨。漢代時寧陵屬梁國,而梁國以植梨聞名。北魏《齊民要術》引《廣志》曰:“梁國睢陽,齊國臨淄,鉅鹿,并出梨。”以“寧陵金頂謝花酥梨”為名的栽培歷史至少有700多年,自明孝宗年間被列為上等貢品。
“寧陵之所以盛產梨,與這里的土壤富硒、地下水富鍶有關?!崩钣赖牡讱鈦碜赞r業部門的檢測報告——這里的每升水含鍶0.84毫克,每公斤土含硒0.22毫克。除了口感好,梨助養生,也是戶戶植梨的原因。杜甫詩云:“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卑茁肚昂?,是寧陵金頂謝花酥梨采摘的時節。中醫認為此時肺氣最易損傷,這讓潤肺平喘、清熱止咳、祛痰理脾的小小梨子更受喜愛。
曾為黃河灘地的寧陵縣早年多風沙,梨樹種植不僅防風固沙,還富民強縣。如今,寧陵因梨而興,是全國優質酥梨生產基地,面積達22萬畝,每年春秋兩季舉辦梨花節、采摘節,年產酥梨6.5億公斤,產值超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