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28日報道 西班牙《日報》網站3月26日刊登題為《中國推動構建西方聯盟架構的替代選項》的文章,作者是阿德里安·豐西利亞斯。文章摘編如下:
北京通過貿易關系鞏固其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并領導“全球南方”運動,在沙特和伊朗之間,以及烏克蘭的和平進程中,發揮了前所未有的和平締造者的作用。這要歸功于經濟賦予該國的影響力,并使其有底氣提出一種替代二戰后出現的傳統聯盟架構的方案。
這不是一個無關緊要的變化。此前中國擴大影響力往往僅限于貿易領域,并堅持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外交原則。但中國在全球大棋局中的存在感正在不斷加強。面對美國打著民主旗號構建的西方聯盟,中國提出了一個新的替代選項。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一向堅持促進經濟發展、改善生活水平和尊重各國國情的基本原則。這一論述在全世界產生了共鳴,因為全球權力一向掌握在西方聯盟手中,而且該聯盟經常訴之于軍事手段。中國指出,許多亞洲和非洲國家未曾參與聯合國機構的創建,并希望南方國家共同行動起來,以適應新的經濟和地緣政治現實。
2012年,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一步闡明這一理念,并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議,為中國在這條道路上的發展提供了新動力。該倡議是關于全球和平與發展的論述,中國不遺余力地澄清并強調,中國既不會使用武力強加自己的價值觀,也不會走其他霸權國家的殖民化和掠奪之路。
中東地區是這一變化的縮影。幾十年來,中國一直避開了華盛頓和莫斯科的傳統勢力范圍。美國總統拜登呼吁伊朗和沙特在2021年進行談判,一年后敦促海灣國家與以色列實現關系正常化,以挾制德黑蘭。然而,伊朗和沙特卻拋棄了美國,轉而選擇北京作為協議的背書人,其中的一個關鍵原因在于:中國是兩國石油的最大買家,雙方都不會冷落中國。目前將中國作為主要貿易伙伴的國家是美國的兩倍多,而且這一趨勢正在迅速加強,因此貿易將繼續幫助中國在談判中扮演關鍵角色。
中國將那些與傳統秩序平行發展的國際組織作為戰略的核心。伊朗將加入上海合作組織,這是一個由北京支持的機制,旨在尋求亞洲的安全與和平。北京還支持伊朗和阿根廷成為金磚國家,而這個發展中國家集團已經占到全球人口的40%。去年6月23日,習近平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上發表講話時指出,中方愿同金磚伙伴一道,推動全球安全倡議落地見效,為世界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