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文章指出,“各級黨校要敢抓敢管、嚴抓嚴管,讓學員一進黨校就感受到學習之風、樸素之風、清朗之風”。黨校是觀察黨風的重要窗口,是干部教育培訓的主陣地,必須把黨的優良傳統和新時代的偉大實踐轉化為干部理論訓練、黨性淬煉和作風錘煉的“大課堂”,讓學習之風、樸素之風、清朗之風吹遍全黨、成為時尚。
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黨校不是一般的學校,黨校學員不是一般的學員,大興學習之風,首先在理論教育上深耕細作。致力新時代“傳道、授業、解惑”工作,要突出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主客觀世界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準確把握上,引導黨員干部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真正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只有抓住理論修養這個領導干部綜合素質的核心,練就其“金剛不壞之身”,才能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踐行好“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初心使命。
黨校姓黨,就要堅持姓“黨”本色、體現姓“黨”要求,提倡樸素之風。黨員是由特殊材料鍛造而成的先鋒分子,本應純素而潔凈、質堅而樸實。要燒旺錘煉黨性的“紅色熔爐”,深入開展理想信念、黨的宗旨、“四史”、革命傳統、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黨風廉政等教育,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大力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讓“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成為每一名黨員由內而外的自覺。歷經風雨方能砥礪滄桑,淬火回爐方能百煉成鋼。黨性教育不能僅僅震撼一瞬間、激動一陣子,而要銘記一輩子、影響一代人,業為黨興、言為黨立、功為黨建,使新時代黨員始終展現純粹樸素的模樣,這才是黨校的價值所在、優勢所在。
清朗是一種境界和追求,是衡量隊伍建設、政治生態的重要標尺。營造清朗之風,關鍵是要堅持嚴以治校、嚴以治教、嚴以治學,從最嚴格的政治標準、學術標準、教學標準、管理標準中樹立良好風氣。應帶頭踐行“短、實、新”文風,培塑“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作風,潛心治學、虔誠問道、悉心育人,努力做到研究的學問“見底”、拿出的成果管用。必須強化嚴的總基調,秉承“黨校無小事”的理念,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認識腐敗危害、挖掘問題根源、防患風險未然,充分發揮不正之風的“凈化器”作用,為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培養造就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執政骨干隊伍。
學習之風、樸素之風、清朗之風,既是黨校良好校風的具體體現,又是關系黨的事業成敗的重大政治問題。讓“壓艙石”筑牢、給“大熔爐”升溫、用“風向標”引航,才能在姓“馬”姓“共”,為黨育英才、獻實策中,踐行好黨校的初心使命。(胡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