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江水綠如藍,綠廊如帶似翠鏈。眼下,在江蘇省泰興市,無論是虹潤濕地公園、三橋村圩田風光區,還是經濟開發區的生態文明教育基地,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大家無不沉浸于長江生態濕地和綠色廊道及其拓展區的美景。
近年來,泰興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保持戰略定力,持續發力加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長江大保護,實現了生態環境根本性好轉,打造了一個個特色生態重點工程。
出臺沿江“一張圖”規劃
以“一張圖”對沿江地區生態保護和空間開發進行系統化精準化管控,科學布置空間格局、調整產業結構、彰顯生態底色。“一張圖”按照生態優先、集約利用、彈性協調、留有余地的原則,堅持深水深用、淺水淺用,對生態、生活、生產、預留岸線進行嚴格管控。
從2020年年底開始,泰興市長江干流岸線生產性利用率始終控制在50%以內。通過強化“三線一單”制度應用,嚴格項目準入“負面清單”,堅決防止高耗能、高排放項目落地。推動實施化工產業“1133”工程,持續推進化工企業環境整治提升,進一步壓減沿江一公里范圍內化工企業數量。
聚力打好治水攻堅戰
2019年以來,泰興市開展“長江大體檢”,推動長江生態環境安全從被動應付型向主動保障型、從傳統經驗型向現代高科技型、從單一監管型向立體管控型戰略轉變。通過加強重點斷面、入江支流的水質監測預警,編制國考、省考斷面水質保障任務清單,全面推進排查整治,持續保持斷面優Ⅲ類水體比例達100%。開展城鎮生活和工業園區水平衡核算管理,全力推進全域排口排查整治工作。
全力推進長江大保護
泰興市始終將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擺在突出位置,2018年,50%以上的長江岸線啟動實施長江生態濕地和綠色廊道建設工程。為了削減入江污染物,該市先后拆除6家小船廠、28個魚塘(養殖場)、53座建筑物和構筑物,關閉小化工等“散亂污”企業26家。
如今,12公里的長江生態濕地和綠色廊道全面建成,長江生態廊道拓展區建設縱深推進,完成長江岸線造林2000畝,恢復濕地3000畝,建成尾水凈化濕地工程80畝,建設高標準農田1.8萬畝,形成獨具特色的大江風貌、濱江綠廊、圩田風光。
共護一江清水,盡展秀美風光。泰興市還以長江國家公園泰州段建設為契機,推進天星洲生態島試驗區建設試點,強化沿江生態濕地、生態廊道管護,更好保護長江自然生態,展現大江秀麗風光,打造有影響力、吸引力的“一帶六景”的長江主題特色生態景觀。
今年,泰興市將突出減量化、資源化,開展新污染物治理和“無廢城市”建設,推動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提質攻堅,提高城鎮生活污水收集率,高質量完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和國家長江經濟帶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做好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復核迎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