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州醫藥高新區與北京大學就加快推進北京大學醫學部(泰州)醫藥健康產業創新中心建設進行商討。該中心將著力突破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死亡之谷”,推動產業應用技術研究成果轉化跨越“1-10”關鍵階段。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泰州市高港區人大代表、泰州醫藥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徐永千表示,圍繞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園區正通過構筑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暢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
“科學研究到成果轉化全過程一般分為‘0-1’‘1-10’‘10-100’3個階段。很多科研成果在學校完成‘0-1’的發現和研究,到了‘10-100’階段,社會資本一般會蜂擁而上,而‘1-10’階段目前還未形成有效支持機制,大量科研成果轉化止步于此階段,被公認為科技成果轉化的‘死亡之谷’。”徐永千表示,圍繞推動跨越“死亡之谷”,創新中心將以產業應用技術研究為根本,以產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為目標,以開展合同科研和技術轉移為重點,持續為泰州醫藥高新區產業轉型升級提供科技支撐,也為北大醫學部創新成果轉化開展重要探索。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對高校來講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推進產教融合,打通實現產教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全國人大代表,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韓峰表示,要推動產教雙方相互靠攏,推進各自向前多走一步,進一步加快學校科研成果轉向企業,形成更強勁的科研創新原動力。
人才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從北京回到崗位后,韓峰迅速召集學生們召開以“做新時代的好青年”為主題的全國兩會精神報告會。“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我覺得返回崗位后有兩件事要馬上落實好。”韓峰表示,一件事是繼續抓好自主創新,圍繞健康中國建設,組織團隊在腦科學、腦疾病診治和創新藥研發上作貢獻;另一件事就是更加關注青年人才這一創新的重要資源。創新藥研發往往十分漫長,有的甚至以十年為單位。韓峰表示,要培養青年甘坐冷板凳,“精誠于人、精心于藥”的精神,在攻堅克難中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在中國創新藥的研發上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轉變。
“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江蘇代表團參加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要求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科技領域的人大代表,我感到由衷自豪,也感到使命光榮。”無錫市人大代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所長、黨委副書記何春榮表示,今年是七〇二所“十四五”期間極其重要的加速之年,重大項目群、重要裝備研發密集啟動、加速實施,“深海、極地、綠色、智能、自主、可控”六大創新方向的高水平科研加速落地,“錫滬+沿海省市”規劃建設加速布局,科技成果轉化帶來的產業規模效益正加速增長,將結合研究所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好全國兩會精神,堅持“四個面向”,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貢獻。
“當前,我們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高水平科研為導向,加大改革力度、加快發展布局,推動研究所業務及機構調整,成立以船海科技創新中心為代表、集聚創新資源要素的載體平臺,構建眾創共享生態體系,推進船海技術自主創新,推動工業軟件自主可控。”何春榮表示,研究所將牢記“國之大者”,進一步聚焦重大裝備,聚力基礎研究,同時豐富政策舉措,為創新人才搭平臺、提速度,激發各類人才主動性、創造性。
“科技創新是‘關鍵變量’,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省人大代表、江蘇春興合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江蘇新春興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春明說,從1978年邳縣一個小小的合金廠,到如今技術排名位居世界前列,公司先后經歷了4次重大技術革新。企業投入巨資研發,今年3月完成省、國家級工藝技術鑒定,實現無鐵化冶煉工藝產業化,預計銷售額將從80億元提高到300億元,節能100公斤標準煤/噸鉛。
“作為一名省人大代表,我將牢記囑托,帶領新春興堅持創新驅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走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之路,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努力將百億級的企業做到千億級,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貢獻智慧和力量。”楊春明說。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陳月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