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溧陽市南渡鎮慶豐村3000余畝油菜花次第盛開,與周邊錯落有致的民居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鄉村田園畫卷,吸引大批游客前來游覽拍照。昔日的經濟薄弱村,如今變身遠近聞名的農文旅“打卡點”,離不開鎮村規劃的“一張藍圖”。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如果不打好規劃“提綱”,發展方向就可能“跑偏”。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明確提出,“要優化鎮村布局規劃,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各地堅持村莊規劃引領,做到發展有遵循、建設有依據,實現一幅藍圖管長遠、久久為功助振興。
“謀定而后動,知止而有得”。隨著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鄉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農村發展不充分仍是突出短板,尤其是鄉村規劃基礎比較薄弱,存在村莊建設無序、用地低效、人居環境較差等問題。只有堅持規劃引領,才能把握村莊演變分化的規律,才符合城鄉發展建設的規律。在空間上,統籌縣域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有條件的地方應全域全要素編制推動形成區域一體、城鄉融合、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在時間上,堅持先規劃、后建設,規劃一個建設一個,不搞“一刀切”。在導向上,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打造形態、生產、生活、人文相融合的特色田園鄉村,確保鄉村振興“不走樣”。
鄉村振興美麗畫卷經不起反復“涂改”。規劃怎么編、編得好不好,村民最有發言權。一方面,通過實地踏勘走訪等方式,弄清楚各個村(社)的基礎設施情況、產業發展問題,弄清楚群眾對宅基地、產業發展、公共服務設施等方面的需求,為規劃建設意向“把脈開方”。另一方面,通過院壩會、群眾會,廣泛征求村組黨員干部、鄉賢能人、致富帶頭人等意見建議,群策群力,提升村莊規劃整體質量和水平,確保規劃成果村民看得懂、記得住、能落地、好監督。此外,注重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通盤考慮土地利用、產業發展、生態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規模大小等因素,在具體設計層面體現鄉村風貌,做到一村一韻、一村一魂,避免千村一面,實現各美其美。
鄉村規劃不光要“好看”,還要管用、實用。“房屋古樸雅致,橋下流水潺潺,菜園郁郁蔥蔥,紅花綠植相映成趣……”放眼全國,經過科學的規劃建設,越來越多的鄉村成了環境美與生活美共享的幸福家園,到處都是賞心悅目的田園風光。不要臟亂差,想要整潔美,這是鄉親們的共識。各地要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為抓手,不斷提高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讓規劃更好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尹貴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