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強農業、富農民,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貫徹落實2023年全國兩會精神】 

  光明日報記者 禹愛華 龍軍

  春光正好,記者行走在三湘大地,廣袤田疇一片生機,人們鉚足干勁、奮勇而上,以昂揚的姿態譜寫著鄉村振興新篇章。

  眼下,湖南省瀏陽市棖沖鎮才常村的稻田里,跳動的黑斑蛙發出陣陣“呱呱”叫聲,肥碩的泥鰍在水底悠閑游動,水面不時泛起陣陣漣漪。

  “‘稻蛙鰍’模式可太好了,種養過程中,黑斑蛙吃蟲、除草,能防治水稻蟲害、草害;泥鰍能消化黑斑蛙的排泄物,疏松土壤,凈化水質。由于整片稻田不用打農藥,也不用施化肥,稻谷和水產品的質量都提高了。”38歲的才常村村民唐沙掰著手指頭算,同一塊田里,他能獲得好幾份收益。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2021年開始,湖南省瀏陽市大力開展“萬企興萬村”民營企業助力鄉村振興行動,以棖沖鎮為起點,通過村企合作,帶動當地產業發展,開創了鄉村振興的新局面。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才常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慶湘介紹,通過“萬企興萬村”行動的幫扶以及村企結對,才常村已形成黑斑蛙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產業鏈,并準備新建黑斑蛙分揀中心項目,新建常溫冷庫,可分級處理黑斑蛙100萬公斤。

  永州市祁陽縣三口塘鎮結合自身實際,充分利用現有成片天然富硒土壤的資源優勢,發展五色米特色種植產業,帶動群眾致富增收,奮力奏響鄉村振興奮進曲。

  在打造“五色米”特色產業的起步階段,三口塘鎮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無償提供種子、有機肥、技術指導的方式,發展了12戶五色米種植大戶。采用原種自然農作法種植,不打農藥,不施化肥,堅持有機質還田,改良土壤,確保稻米通過綠色食品認證品質且具有接近有機食品的高標準,以及主食保健富硒的高營養水平,優質五色米種植面積達3000余畝。同時借力線上平臺,對五色米進行宣傳推介銷售,為三口塘鎮稻米產業賦能增效。現在,五色米系列產品在電商平臺上每斤售價超過15元,帶動1300余農戶增收250余萬元。

  走進寧鄉市橫市鎮鐵沖村,只見一條條寬敞的公路,與一條條機耕道、渠道縱橫交錯,而點綴其間的是一座座干凈整潔的農家小院。覆蓋著地膜的煙田和綠油油的菜地里,農民正忙著春耕生產。

  “現在環境美了,農民富了,村里變化非常大!”鐵沖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鄧定武介紹,鐵沖村僅2500畝水田,近年來依托國企結對幫扶,積極打造“以煙為主,優質稻、食用菌、有機蔬菜、水果、中藥材等特色配套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隨著農業產業發展迅速,用水量劇增,原本承擔灌溉、蓄水功能的鐵沖水庫,早已無法滿足當地需求。結對幫扶國企聯合當地政府援建鐵沖水庫,通過大壩加高培厚、溢洪道改擴建、輸水隧洞重建、灌區渠道續建等工程,讓這座50多年的老水庫煥發生機。

  此外,以便民惠民、興業富農為目標,以“湘村636”農網加盟終端為核心打造的15分鐘便民惠農服務圈,讓鐵沖村民有了新體驗。除一般商品銷售外,新增了鄉村振興專區。鄉村振興專區倡導“一鎮一品、一村一品”,宛如一個小型“農博會”:一邊是農特產品牌實物區,一邊是農特產云貨架區,掃碼支付、快遞到家,十分便利。

  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強則國家強。春日的湖湘大地,一幅幅秀美的鄉村畫卷正在徐徐鋪開。

  《光明日報》( 2023年04月15日 01版)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