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一季度經濟數據已經揭曉,怎么看待這份成績單,我們現在電話連線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我們看到今年一季度我國貿易數據明顯改善,金融數據也強于市場預期,但通脹依然較為溫和。您對當前和全年我國經濟形勢怎么看?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管濤:我有三點看法,第一,出口和外需強勁是我國經濟開門紅的一大亮點,反映了中國經濟的韌性超預期。隨著國內復工復產加速推進,以及穩外貿政策逐步顯現,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形勢逐步改善。2、3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重回擴張區間。一季度,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實現了正增長,3月當月同比更是升至23.4%的高位,彰顯了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韌性。同期,外貿進出口順差同比增長44%,顯示外需對我國經濟增長繼續發揮著重要的拉動作用。第二,物價漲幅溫和,反映了中國經濟依然處于邁向正常化的復蘇階段,這個不應該視為通貨緊縮。當前,我國接觸性消費和服務業恢復速度較快,餐飲收入和服務業生產指數的增速已經明顯好于去年同期水平。但是,前期和新增的穩增長政策和積蓄的潛能還未得到完全釋放,消費、投資和生產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間,再通脹力量正在逐步蓄力。第三,隨著內需潛能的不斷釋放,外需保持基本穩定,我覺得中國經濟有望厚積薄發。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4月18日)介紹今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表示一季度經濟運行開局良好,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5%,好于市場預期。近期,國際組織和外資投行紛紛上調了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值。我們預計,我國全年有望實現5.5%左右的增長,回歸潛在產出水平附近,繼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