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視頻,觀看本期《每日一習話》)
習近平: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這段話出自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網絡應用領域不斷擴展,我國網絡用戶數量持續增長。截至去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0.67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5.6%,形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網絡社會,網絡空間成為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絡環境和網絡內容,構建一個風清氣正、安全有序的網絡空間成為廣大網民的共同期待。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絡空間生態治理,著力凈化網絡環境,倡導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十年來,我國不斷推進網絡立法工作,制定出臺了網絡安全法、電子商務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和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等五部專門法律。針對未成年人出臺《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等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為未成年人安全“觸網”筑牢法治屏障。持續開展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網絡亂象,堅決整治網上各類違法和不良信息。
維護天朗氣清、文明健康的網絡生態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作。去年,國家網信辦先后組織開展整治“自媒體”亂象、規范重點流量環節網絡傳播秩序、優化營商網絡環境等13項“清朗”專項行動,共清理違法和不良信息5430余萬條,處置賬號680余萬個,對網絡戾氣、網絡暴力等網民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重拳出擊,有力維護網民合法權益。在弘揚網絡新風方面,通過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直播活動、“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故事分享活動、“五個一百”網絡精品征集評選展播活動等,激發廣大網民共情共鳴,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網絡文明建設。
當前,我國正從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闊步邁進。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面對互聯網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推動網絡空間更加清朗,一方面,我們要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文化、教育、醫療、消費等平臺建設,促進資源開放共享,用更多更好更及時的網絡信息服務內容為廣大億萬網民服務;另一方面,要在全社會倡導共同維護良好網絡傳播秩序、推動網絡文明建設的新風尚、新行動,倡導機構、社會組織、自媒體和每個網民自覺成為網絡安全的監督者、主流文化的傳播者,共同守護文明健康的網上精神家園。同時,要針對網絡內容海量、多變等特點,不斷探索依法治網新模式、新思路,用法治為網民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本期解讀:關靈子 央廣網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