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上海春風和煦,北外灘的“世界會客廳”花團錦簇。
4月21日,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藍廳論壇在這里舉行,來自近80個國家的政府、智庫、媒體代表參加。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向論壇所致賀信中指出,中方愿同各國一道,努力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為人類探索現代化道路和更好社會制度提供新助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的賀信引發與會各方熱烈反響。
葡萄牙駐華大使保羅·納西門托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賀信向世界再次傳遞積極信息,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能夠為人類探索現代化道路和更好社會制度提供新助力。”納西門托高度認同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既要遵循現代化的一般規律,更要符合本國實際、具有本國特色。“現代化道路沒有固定模式,各國需要探索適合自己的現代化道路。”他說。
“現代化并非一成不變,也不是只有一種路徑。”英國知名學者馬丁·雅克表示,中國為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啟迪。“中國經驗至關重要,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打開新視野。”
美國亞洲協會董事會聯席主席桑頓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極強的說服力、生命力和啟發性,令人印象深刻。只有尊重和支持各國人民對發展道路的自主選擇,才能共同繪就百花齊放的人類社會現代化新圖景。
巴基斯坦總理特別助理扎法爾對中國式現代化取得的成就感到欽佩。“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
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行長、巴西前總統羅塞夫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成功地使數億人擺脫貧困,這是一項偉大的創舉,在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中國式現代化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為重要特征,是團結、包容、可持續的現代化發展模式。”
在浙江師范大學非洲法語國家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迪亞洛看來,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生動體現在中國發展的方方面面。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表示,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式現代化既基于自身國情,又借鑒各國經驗;既傳承歷史文化,又融合現代文明;既造福中國人民,又促進世界共同發展。
“本次藍廳論壇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讓我們能夠共同審視當今世界面臨的問題,共同討論中國發展成就所具有的示范和帶動效應。”岡比亞外長坦加拉表示,中國式現代化為諸多全球性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啟示。“中國的成功實踐激勵許多發展中國家去努力尋找適合自身的減貧方案,有效促進發展和繁榮。”
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非洲—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孟大為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成就給其他發展中國家帶來巨大鼓舞。同時,我們也非常歡迎中方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包括中華文明、非洲文明在內的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對推動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將促進世界實現美美與共的共同發展。”
埃及前總理沙拉夫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方倡導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先后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實現現代化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是國際正義力量的壯大。
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前署長羅思義表示,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對世界上所有發展中國家都具有示范效應。
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詩杰表示,中國式現代化為全球發展帶來更多機遇。“馬來西亞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充滿期待。中國式現代化不僅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邁向現代化樹立了典范,也為各國繁榮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中國式現代化取得非凡成就,中國的未來充滿光明。”美國前駐華大使博卡斯表示。
“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中國始終是積極的行動派。中國一直致力于與各國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致力于構建一個更加包容的世界。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會給世界帶來更多機遇,讓我們的未來變得更加美好。”坦加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