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舉行記者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表示,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實下去,“各部門、各地方都要切實遵守、嚴格執行憲法法律的規定,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形成有利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法治環境”。
“法治具有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對民營企業來說,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對民營企業家來說,法治是最可靠的‘定心丸’。”臧鐵偉說,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切實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憲法法律的重要作用,積極通過法律化、制度化的安排,規范、引導、促進、保障民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讓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安心、放心。
臧鐵偉指出,憲法是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國家根本法保障。隨著三次修憲,現行憲法相關規定從“允許非公有制經濟的存在和發展”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的轉變,從“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的修改,由“引導、監督和管理”到“鼓勵、支持和引導”的變化,明確了非公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重要地位,為“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政策提供了國家根本法依據,有力激發了民營企業活力。
“我國保護民營經濟的法律制度是比較完備的。”臧鐵偉說,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把憲法規定、原則、精神,包括憲法中我國基本經濟制度、非公有制經濟地位的有關規定,貫徹到立法中,體現到各項法律中。例如,民法典作為民事基本法,規定了法人、物權、合同等制度,對民營企業家和民營企業的民事權利給予充分法律保護。
同時,我國制定并完善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制法、行政復議法等法律,規范行政行為,防止行政權力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財產權的侵害;制定并完善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小企業促進法等法律,建立健全公平競爭制度,保障各經營主體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做到對國有和民營經濟一視同仁,對大中小企業平等對待。
“有立法權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也制定了不少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改進提升營商環境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取得了較好效果。”臧鐵偉說,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各部門、各地方都要切實遵守、嚴格執行憲法法律的規定,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形成有利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法治環境,用實際行動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同時,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也要依法合規經營,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