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一條路連起兩個國帶動一片繁榮——寫在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開行之際



4月13日,昆明南站,旅客登上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首發車D887次。(中國網發 昆明局集團供圖)

中國網4月23日訊 (記者 唐佳蕾)2023年4月13日,從中國昆明發出的“復興號”國際旅客列車與從老撾萬象開出的“瀾滄號”國際旅客列車展開了一場跨越1035公里的“雙向奔赴”,標志著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正式開行,中國昆明至老撾萬象之間實現當日通達。

中老鐵路助推老撾邁入現代化發展快車道

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昆明至萬象南間每日開行跨境貨物列車,萬象至磨丁、昆明至磨憨間開行點對點動車組旅客列車,從此開辟了老撾鐵路運輸新紀元。

老撾副總理兼外長沙倫賽·貢馬西4月17日表示,老中鐵路對助推老撾發展功不可沒,是“一帶一路”合作的成功典范。老中鐵路使老撾邁入現代化發展的快車道。老中鐵路不僅便利了老中兩國的交往,更重要的是打通了老撾與東南亞各國的通道。



資料圖:瀾滄號”駛過中老鐵路瑯勃拉邦跨湄公河特大橋。(中國網發 國鐵集團供圖)

中老鐵路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老撾“變陸鎖國為陸聯國”戰略的對接項目,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首條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全線采用中國技術標準、使用中國設備并與中國鐵路網直接聯通的國際鐵路。



瑯勃拉邦省新聞文化旅游廳廳長蘇達潘接受中國網記者采訪。中國網記者 唐佳蕾/攝

瑯勃拉邦省新聞文化旅游廳廳長蘇達潘在接受中國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對中老兩國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推動了投資、物流、旅游、交通四個方面的發展。

開通一年多來,中老鐵路質量狀態持續良好,氣勢恢宏的瑯勃拉邦大橋,現代化的磨丁和萬象車站,高速平穩運行的“瀾滄號”動車組,都已經成為老撾對外展示的重要名片。

【發展路】

“黃金大通道”為老撾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2020年以來,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老撾經濟受到重創,降至30年來最低水平。2021年底,中老鐵路的開通運營,促進了貿易往來,拉動了旅游經濟,為老撾經濟復蘇注入新動力。據2020年世行分析報告,2016年老撾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總量為120萬噸,2022年僅通過中老鐵路運輸的跨境貨運總量就達到210多萬噸,貿易總量實現大幅增長,中老鐵路也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

據了解,4月13日,隨著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成功開行,中老鐵路首次實現單日客貨運量雙破“萬”目標(發送人數超人1萬人、貨運發送量超過1萬噸)。



萬象南站是磨萬段的主要貨運站,位于老撾萬象市靠近老撾與泰國邊境,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物流轉運配送區位優勢,成為中老泰等國進入萬象的貨物中轉“旱碼頭”。中國網發 唐佳蕾/攝

中老鐵路開通后,萬象南、納堆、萬榮、瑯勃拉邦等8個貨運站全部投入使用,單月貨運量屢創新高。同時,老中鐵路公司針對過境貨物品類多、數量大等情況,通過減免鐵路集裝箱保證金、租金和延期使用費,增加境外還箱點數量,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最大限度服務沿線企業的基礎上,有效提升鐵路貨物運量。

老撾駐上海總領事館領事帕坎西近日表示,老中鐵路將運輸成本降低了20%至40%。就貨運而言,老中鐵路運輸成本為0.5元每噸公里,比公路運輸成本更低;20到24小時的行駛用時也低于公路貨運的45小時。

據統計,2023年1月1日至4月13日,中老鐵路老撾段累計開行貨物列車1130列,同比增長122%,貨物發送量突破118萬噸。其中由老撾發往中國的貨物108萬噸,同比增長376%,黃金大通道的運輸潛能持續釋放。

中老鐵路開通后,還在中國和東盟之間構建起一條便捷國際物流通道,尤其是今年1月《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后,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國際物流需求日益旺盛。目前,中老鐵路國際貨物聯運從開通初期日均2列增加到目前的日均12列,貨物運輸覆蓋老撾、泰國、越南、緬甸等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運貨種類由初期的化肥、百貨等100多種擴展至電子、光伏、冷鏈水果等2000多種。



雙HXD3CA牽引貨物列車駛過藍天下的瑯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橋。中國網發 羅春曉/攝

中老鐵路的成功運營,有效改變了老撾作為內陸國交通閉塞的不利局面,轉身變成了東南半島的重要樞紐。老撾烏多姆賽省農林廳副廳長蓬巴色?本雅沙瓦表示,中老鐵路為烏多姆賽的商品進出口創造了十分便利的條件,當地百姓熱衷于種植出口作物,而本地及外國企業家也熱衷于興辦農業產業園,提高農產品種植效率。

老撾通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安全技術總監胡勝利在接受中國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中老鐵路帶給老撾的不僅是交通上的便利,還有經濟發展和就業機會,讓老撾民眾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他舉例說:“2021年以前木薯干片價格是700元人民幣一噸,而到了2021年年底,中老鐵路開通后木薯干片價格漲到了1200元人民幣一噸,翻了近一倍。”

“今年老撾的木薯種苗是‘一苗難求’,還有大米、玉米、薏仁米等農作物價格都是倍漲。老撾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所以,中老鐵路是讓老撾人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胡勝利說。

“瀾滄號”成世界“網紅” 助老撾旅游“出圈”

會說5國語言的陳繼烈是一名老撾導游,對于老撾旅游業發展的前景他充滿信心。陳繼烈告訴記者,以前來老撾旅游的中國游客并不多,他半年能碰到1個團,現在來老撾旅游的中國游客越來越多,尤其是今年2、3月份差不多一個月他能帶3個中國旅行團。“現在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開通了,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兩國之間的旅游更加方便,來旅游的人多了,我們的收入也增加了。” 陳繼烈向記者透露,他計劃開一家旅游公司,他說,其實也有很多老撾人想去中國旅游,去北京看長城,去昆明游滇池,去東北看雪,去西安感受中國文化,未來旅游業發展前景會很好。

在昆明學院讀大三的老撾籍留學生王偉(中文名)不久前和朋友注冊了旅游公司,他告訴記者:“看到中老鐵路要開通國際旅客列車的消息后,我和家人都很看好中老國際旅游的發展前景,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他預感未來“坐著火車游老撾”“坐著火車游中國”將成為新時尚。


image.png


老撾《人民報》官方網站報道截圖

中老國際客運列車開通,老撾更加關注春城昆明!4月14日,老撾黨中央機關報《人民報》官方網站刊發題為《向往之城—昆明》的文章,宣介昆明已成為世界各地人民的向往之城。

一年多來,中國制造的“瀾滄號”動車組奔馳不息、循環往復,已融入老撾當地民眾的日常,成為老撾、東南亞乃至全世界的“網紅”,無論老撾人民,還是各國到老撾的游客,乘坐體驗“瀾滄號”列車已成為旅游觀光的必需項目。老撾新聞文化旅游部旅游宣傳司的數據顯示,中老鐵路開通運營后激活了旅游經濟,從老撾萬象前往北部重要旅游城市瑯勃拉邦,85%的游客選擇乘坐火車,游客普遍對鐵路出行非常熱衷。

據悉,近日,老撾被評為2023世界25處最佳旅行目的地之一。對此,老撾副總理兼外長沙倫賽·貢馬西表示“老中鐵路功不可沒”。

老撾新聞、文化和旅游部部長suanesavanh vignaket指出,中老高速鐵路連接中國和老撾,是兩國之間出行便利化的重要優勢之一,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的開通為游客提供了更多兩國旅游的選擇。

“相信有了中老鐵路,老撾旅游業會得到更好發展。”瑯勃拉邦省新聞文化旅游廳廳長蘇達潘說,“其實,不僅中國人想乘火車到老撾來旅游,老撾人也希望乘坐火車去中國旅游。這樣的話,我們以后得更加努力學習中文了。”

【幸福路】

中老鐵路融入當地生活 成為老撾人出行首選



老撾導游金陽接受中國網記者采訪。中國網記者 唐佳蕾/攝

已經多次乘坐過中老鐵路旅客列車的老撾導游金陽告訴記者,以前坐大巴車從磨丁到萬象,需要1天時間,還要在瑯勃拉邦住一晚,再經過8小時才能到達萬象。“現在中老鐵路開通了,很方便,坐火車只需要3個小時就能到了。”金陽說,“很多老撾當地人都喜歡坐火車,舒適,快捷還可以看風景。”

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了幾位萬象市民,他們為記者描述了他們眼中的中老鐵路。“中老鐵路修到哪里哪里就會發展。”;“我很喜歡中國文化,中老鐵路開通了我打算去上海。”;“中老鐵路列車非常干凈、舒適、便捷,我現在從萬象到瑯勃拉邦都首選坐火車。”



老撾萬象站,等待檢票進站乘車的旅客。中國網發 呂彪/攝

隨著客運站點和車次逐漸增多,老撾境內乘坐火車到萬象、萬榮、瑯勃拉邦等旅游城市觀光的游客數量大幅增長。截至4月14日,中老鐵路磨萬段累計開行旅客列車3049列,發送旅客222萬人次,今年以來開行旅客列車834列,發送旅客77.8萬人次,客車平均上座率97.85%,最高日3月4日達到10197人。由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和老撾蘇發努馮大學共同發起的“中老鐵路對沿線居民生活帶來的變化”問卷調查,1000份問卷結果顯示超過六成沿線居民表示節約了通勤時間。

老撾南塔省省長坎萊表示,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以來以安全高效的運輸服務,推動了老撾物流和客流發展,加快了沿線產業布局和開發步伐,為老撾國家發展和民生改善注入了新動力。

中老鐵路是老撾第一條現代化鐵路,通車后,外觀漂亮、快捷便利的“瀾滄號”動車迅速融入老撾當地民眾的日常生活,成為許多人出行首選的交通方式。



旅客與“瀾滄號”列車合影。中國網發 呂彪/攝

除了交通的便利,老撾民眾的收入也增加了,日子過的越來越好。“以前,村民們靠天吃飯,農閑時節也無事可做,現在老中鐵路開通了,大家都來車站周邊擺路邊攤,補貼家用。家里有空房的村民,還開起了小飯館、小旅館,收入更穩定了。”東蓬禾村副村長維顯告訴記者,隨著萬象火車站的日益熱鬧,村里也不斷有“大老板”來考察投資,“感謝中國,老中鐵路帶給我們真實可見的收益”。

【友誼路】

占芭花開友誼路 民心相通并肩走

“美麗的占芭花綻放著光芒,旖旎的湄公河蕩漾著希望,現代的巨龍翻越瀾滄,一列又一列聯通四面八方……山不再高,路不再長,一條友誼絲路通到我家鄉;讓我們一路同行,情深意長……”這首由老撾歌手坤坎.西提雍和納島.通班迪演唱的歌曲《一路同行》在老撾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許多老撾網友在乘坐了中老鐵路后紛紛表示,“老中友誼讓老中鐵路得以成為現實”“中國是真朋友,老中鐵路是幸福路”“老中鐵路拉近了我們和中國的距離”。



4月17日上午,老撾中老友好農冰村小學師生來到萬象站,體驗乘坐中老鐵路瀾滄號動車組列車。中國網記者 唐佳蕾/攝

“第一次坐火車,好快啊。以后我要好好學中文,爭取早點去北京。” 農冰村小學的學生英提達看著車窗外的風景說,能在老撾新年假期坐火車去瑯勃拉邦旅游,感到非常激動。



李東駿教授凱發道尺使用的知識。中國網發 周星/攝

中老兩國人民同飲一江水,中老鐵路也將中國鐵路技術留在了老撾。老撾小伙凱發是中老鐵路瑯勃拉邦維保管理中心的一員,而他的師傅是來自中國的瑯勃拉邦綜合維修工區的工長李東駿。說起師傅,凱發眼中滿是敬佩。“我師傅專業技術太牛了!”凱發說,“我以前雖有中國留學經歷,但沒有接觸過鐵路維修,很多專業知識都不懂,操作起來困難重重,我師傅就一遍一遍地給我演示,分析問題,傳授技巧,毫無保留地把全部技術教給我。”今年10月,凱發以出色的業務能力當選為瑯勃拉邦綜合維修工區老撾學員的工長。他說:“我很感謝我的師傅,要是沒有他日常的嚴格要求,我不會學得那么快”。



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首發車D888次司機劉銀能和鄔俊鴻。中國網記者 唐佳蕾/攝

而在中老鐵路上,這樣亦師亦友的“中老師徒組合”還有很多,作為老撾第一代火車司機的老撾青年劉銀能,家住老撾波喬省會曬市。曾留學中國西南科技大學,畢業后進入老中鐵路有限公司工作,學習動車駕駛。



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首發車D888次司機劉銀能和鄔俊鴻。中國網記者 唐佳蕾/攝

談起自己的工作,兩次承擔中老鐵路首發車駕駛任務的劉銀能內心充滿了自豪,而同樣自豪的還有他的師傅鄔俊鴻,對于徒弟的進步和出色表現他都看在了眼里。雖然來自不同的兩個國家,但是他們彼此卻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鄔師傅教劉銀能駕駛列車,劉銀能教鄔師傅學老撾語,相互學習、亦師亦友。

作為中老兩國共同建設的重大基礎設施合作項目,中老鐵路是民心工程、友誼工程,還是示范工程。在鐵路運營過程中,國鐵集團堅持既授之以魚、又授之以漁,持續加大老撾籍員工培訓力度,積極解決當地民眾就業問題,不斷增強老撾人民對中老鐵路的認同感。

引進外來人才是“輸血”,培養當地人才是“造血”。為培養當地鐵路人才,中老鐵路開通后,老中鐵路公司免費開設培訓班,從中國國內邀請鐵路專家傳授機車駕駛、車輛檢修、調度等知識,先后舉辦4期培訓班,累計培訓老撾籍學員1000余名。其中700余名老撾籍員工已參與到中老鐵路運營及維保工作中,成為老撾第一代鐵路技術人才。目前,老中鐵路公司老撾籍員工占比已接近60%。

此外,根據鐵路運輸管理實際需要,積極秉承惠民生理念,加大當地員工聘用力度,著力幫助解決民眾就業難題。據不完全統計,中老鐵路在貨物裝卸、物流、安保、保潔等方面,累計招聘使用當地員工3500多人,并帶動了物流、城市交通、商貿、旅游等行業發展,間接增加就業崗位10萬余人。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最大程度采購本地物資,聘用當地員工,老撾人民獲得了11萬人次就業機會和近2000公里公路、水渠,得到老撾政府和民眾的廣泛贊譽。

民相親在于心相通。一條鐵路聯通的不僅是兩個國家,更是中老兩國人民的心。繼往開來,大道致遠。近年來,中國同周邊國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一大批重點項目“全面開花”,取得積極進展。中老鐵路高質量運營的成功實踐,為中國同周邊國家深化互利共贏合作再添生動例證。

實踐充分證明,中老鐵路是一條發展路、幸福路、友誼路。老撾俗語說:“有路,就有發展機會”。中老鐵路通車后,昆明到萬象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長,中老兩國人民距離更近,民心相通。這條鋼鐵巨龍承載了兩國人民的友誼、希望和夢想,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