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并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向全國廣大青年致以節日的祝賀。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說,得知大家通過學校設立的科技小院,深入田間地頭和村屯農家,在服務鄉村振興中解民生、治學問,我很欣慰。
科技小院是農業院校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一種模式。通過把專業學位研究生長期派駐到農業生產一線,重點研究解決農業農村生產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培養知農、愛農、興農的農業高層次應用型人才。記者獲悉,在“魚米之鄉”江蘇,共有27個科技小院的建設得到教育部、農業農村部等部門的支持。這些科技小院有何作用?農業學子如何在學習中助力鄉村振興?新江蘇記者對此進行了了解。
扎根鄉野,架起農民與農技的橋梁
水稻科技小院、白茶科技小院、蘿卜科技小院……2010年以來,南京農業大學依托學??蒲谢?、實驗室等平臺,共計建立了10家科技小院,涉及水稻、蔬菜、茶葉等特色農業新品種和智慧農業等新技術。
南農大建設的江蘇如皋水稻科技小院是江蘇第一個科技小院,2010年正式運行。據江蘇如皋水稻科技小院負責人、南農大資環學院教授郭世偉介紹,這里每年常駐研究生5名,每年在站時間超過200天,2010年至今已累計培養31位研究生。
2022級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的研究生葉薛鎧去年五月份未入學時就來到如皋農業科技小院進行工作體驗?!拔覐奈聪到y接觸過農產農活,直到來到科技小院才真正了解現實的農業生產?!毖巯氯~薛鎧每日和團隊老師、同學一起穿梭試驗田,測量、記錄試驗區小麥葉長葉寬、株高、籽粒生長情況。
5月3日下午,葉薛鎧和老師、同學們一同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學生回信精神,總書記的殷切囑托令他倍感振奮?!傲暯娇倳洀娬{,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大舞臺上建功立業,農業學子就應聆聽土地的聲音,用實際行動回應農民們的期待?!?/p>
郭世偉帶領學生在洱海稻田調研
科技小院不僅是學生的實踐基地,也是農技推廣平臺。“我們會聯合當地農技推廣部門,定期給農民培訓,指導他們科學栽培、施肥?!惫纻ソ榻B,團隊已先后組織田間觀摩培訓12余次,培訓基層農技人員和種田大戶100余人次,直接服務200多位農戶,累計培訓3000余人。2022年,團隊成功研發出提高水稻秧苗質量的育秧基質。“現在這個基質已經在云南大理洱海進行大面積試驗,希望能以科研成果助農增產,保障農民利益。”
寓教于行,把實驗室搬進農牧場
每天九點半,飼喂不同劑量添加劑;每周采奶一次,并記錄產奶量;每兩周記一次采食量,并做好飼料準備……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研一學生周曉潔的計劃表上清晰地記著各項任務。這個學期,她和四位本科生扎根江蘇高郵奶牛科技小院,以一個牛舍、幾座牛棚、幾間小平房開啟“三點一線”的鄉村生活。
科技小院的“院長”、揚大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趙國琦介紹,這座占地5000平米左右的小院是學生們的“實驗室”?!澳壳靶≡簱碛腥榕0儆囝^,到今年年底將達到二百頭左右。小院隔壁就是揚大實驗農牧場,研究生在這里方便做實驗,把生產實踐的課程都補上了?!?/p>
周曉潔主要在小院研究添加劑對乳牛采食量、產奶量、血液中或乳中一些成分的影響。通過兩個月的學習,讓她讀到了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拔业膶嶒炂诠?4天,研究對象就是83頭乳牛?!痹趯嵺`中做實驗,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氨热鐪y量乳牛采食量,如果一頭牛去搶另一頭牛的食物又該怎么辦?書本上不會說具體怎么操作?!泵鎸@些細碎的小問題,周曉潔和小組成員一起,與牧場農戶在飯桌上“切磋”研究,她感慨道:“這就是學農的獨特魅力。”
目前,科技小院共有2名長期工作學習的專碩研究生、4名短期科研實踐的專碩和學碩研究生和2名本科畢業實習生?!跋M诖蠹遗ο?,用兩年時間選種選配,把現有的60頭A2奶牛,培育成A2牛群,提供A2鮮牛奶?!壁w國琦表示,一定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學生的回信精神,“繼續帶著學生們扎根基層,抱著‘自找苦吃’的精神,不斷創新、不斷挑戰,真正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p>
產研融合,用先進技術助農增收
蘇州大學蘇州醫學院基礎醫學與生物科學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菅攀陽已經在江蘇相城大閘蟹科技小院實踐兩年了。工作主要是探究羅氏沼蝦和大閘蟹養殖中的病害防護,幫助養殖戶提高產量。在和養殖戶打交道的日子里,令菅攀陽最難忘的要數大閘蟹與羅氏沼蝦收獲時的場景。“看到大家臉上的喜悅我特別開心,我們為養殖戶提供了專業的技術和理論指導,他們長期的實戰經驗也給了我許多啟發?!?/p>
據了解,科技小院成立以來,利用蘇州大學自主知識產權“羅氏沼蝦河蟹的生態養殖技術”和蘇州市毛氏陽澄湖水產發展有限公司的優質羅氏沼蝦苗種,創下養殖效益每畝凈增5000元的成績。
讀完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學生的回信后,菅攀陽感到十分溫暖。她說:“總書記的回信讓我更加堅信,科技的力量能讓我們建成農業強國。在科技小院,我一定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潛心鉆研探索,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奉獻力量?!?/p>
蘇州大學建設的另一個科技小院——江蘇吳江蠶桑科技小院,也通過產學研融合發展,澎湃更多“大能量”。
瞄準一根蠶絲里的科技能量,蘇州大學蘇州醫學院應用生物學系教授、江蘇吳江蠶??萍夹≡菏紫瘜<宜抉R楊虎常年帶領蘇吳江蠶??萍夹≡旱难芯可鷪F隊深入田間地頭,在桑樹栽培、桑品種資源保護、蠶新品種示范推廣等方面給予科技小院全方位支持。“這樣的合作模式不僅幫助村民增加收入,也為畜牧學蠶桑專業學位研究生提供了從種桑養蠶、多元化發展以及蠶桑文化等全方位體驗和實踐。”司馬楊虎表示,為更好的發揮科技小院的作用,將以更飽滿的熱情把蠶??萍夹≡鹤鳛榕囵B蠶桑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第二課堂,為我國“大蠶?!碑a業發展培養出有理想、懂理論、有技術、能真正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高素質農業技術人才。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 記者 苑青青 強慧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