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三夏一線】全省小麥收獲進度近七成


    當前,全省夏糧已進入收獲高峰期。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豐收的景象。連日來,各地搶抓晴好天氣、多措并舉對小麥進行搶收,全省小麥收獲進度近七成。

  江蘇臺記者郝朦:“俗話說,‘稻要養,麥靠搶。’這兩天,在南京盤城街道,這里的種糧大戶正在調度農機裝備,搶晴收獲小麥。在現場可以明顯看到,經過前兩天的陰雨天氣,這里的土壤狀況還是有些濕粘,剛剛達到了農機下田作業的標準。他們搶晴收獲,爭取在下次下雨前把小麥收割完畢。”

  這兩天陰雨不定,南京市江北新區盤城街道種糧大戶陳華庭的330畝小麥田出現了小幅倒伏。如若再遭遇陰雨,倒伏的小麥就會變質減產。為第一時間搶收小麥,老陳早早預約了來南京跨區作業的農機,趁著晴天下田搶收。

  南京市江北新區盤城街道種糧大戶陳華庭說:“倒伏的,必須收慢一點。這幾天陰雨不定,天氣不大好,今晚加班也要把它收完。”

  近年來,各地圍繞新品種、新技術等環節持續加大投入,小麥測產現場穩產豐產消息不斷。和普通測產選取較小面積的高產典型田塊不同,江蘇里下河地區農科所今年在鹽城大豐首次開展抗赤霉病小麥品種——揚麥33的百畝實產驗收。136.79畝小麥收割完畢,一一過磅稱重,折算為標準含水量,平均畝產達到1208斤。表明揚麥33具有大面積高產的潛力,也為當地廣泛推廣新品種提供了充分驗證。

  江蘇里下河地區農科所小麥研究室主任高德榮說:“大面積測產,就想看看這個品種在大面積生產上、在良種良法的配套下,能夠究竟達多少產量。總結經驗,為生產和推廣這個品種提供技術支撐。” 

  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揚州大學教授郭文善說:“抗病性強、綜合性狀優良、產量潛力比較高的品種也需要與配套的栽培技術相結合。最后,把它的高產潛力發揮出來,取得了比較理想的產量紀錄。” 

  除了優良品種,借助“農業+科技”,小麥收割也在進一步提升效率。在南通市如東縣掘港街道“無人農場”里,無人收割機撥禾切割、傳輸脫粒、卸糧裝車一氣呵成,不僅效率高,還降低了減損率。

  農機操作手蘆海濤說:“通過北斗衛星定位,我們收割機按照規劃路線進行無人駕駛。無人農機一天能收50畝左右。”

  南通市如東縣十里墩家庭農場負責人劉宗陳說:“跟我們以前老式的收割機相比,我們減損率一般會降低百分之五左右。”

  隨著全省夏糧進入收獲高峰期,各地收獲進度明顯加快。氣象部門預測,10日至14日,江蘇多雷雨大風天氣。建議各地搶抓天氣有利的時間窗口,利用雨停、陰轉晴間隙,調配好收割機械和應急烘干設備,抓緊搶收成熟小麥,及時進行烘干,確保安全進倉。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郝朦 龔俊杰 郭奉銘 章斌煒 葉蓓蓓 鄭偉康 供片臺/南通臺 揚州臺 泰州臺 射陽臺 大豐臺 編輯/張萌)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