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燃了籃球 火了鄉村》
2023年6月5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體育總局辦公廳聯合發布了關于舉辦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的通知。“燃了籃球 火了鄉村”“‘村BA’也太酷了吧”......通知公布后,引發了持續熱議,有人甚至表示“在‘村BA’看到了籃球最純真的樣子”。
從貴州省黔東南臺盤村的鄉村籃球賽,到全國聞名、共襄盛舉的民間活動,再到即將舉辦的全國大賽,短短一年,“村BA”的火爆令人意外,卻又在情理之中。雖然場地在農村、球員是村民,但賽事攻防有序、激烈精彩,觀眾拿著鍋盆、礦泉水瓶當鼓敲,助威吶喊,外圍的觀眾甚至爬上梯子觀看,就連籃協主席姚明也稱,“從場面上來看一票難求,我不確定我能拿到票。”
堅定文化自信,打好文體融合組合拳。“村BA”是臺盤村“六月六”吃新節籃球賽發展而來的賽事,已有幾十年的歷史。賽事間隙,極富民族特色的苗族非遺古歌、舞蹈以及蘆笙等民族樂器的演奏,為比賽增添了濃郁的鄉土文化氣息。很多觀眾不遠千里奔赴現場,就是想親眼一睹這淳樸的“土味”。體育,給旅游增加了內容,給文化增加了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2022年北京冬奧會讓世界認識了“二十四節氣”“篆刻”等中華文化,日前舉辦的2023年中華龍舟大賽首站江蘇鹽城站比賽,百舸爭流,扣人心弦,也展示出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文化與體育,都是為了滿足人的身心愉悅和健康需要,體育改變生活,文化融入血液,二者的深度融合是趨勢也是必然。歷史的河流奔涌不息,體育文化也會在不斷實踐中與時俱進、歷久彌新。
推進鄉村振興,展現富民利民新風貌。貴州曾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隨著“村BA”的火熱,返鄉就業、創業的人多了,經濟也活起來了。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開發好、利用好、發展好鄉村文化產業,是振興鄉村的題中之義,是三農事業發展不能忽略的目標。2023年3月1日起實施的《江蘇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中明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引導鄉村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建設特色文化產業鄉鎮、村和文化產業群,促進鄉村文化產品適應現代消費需求。”淮安市非遺項目傳承人、博里農民畫大師潘宇,多年精習畫藝,不僅作品被聯合國總部永久收藏,還帶領當地農民一起創作農民畫,開拓出可觀的經濟效益。近年來江蘇各地舉辦的豐富多彩的“村晚”活動,很多演員都是當地農民,歡樂熱鬧的表演讓人們沉醉其中,同步也串聯起物產銷售和鄉村旅游。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是空談,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幫助農民群眾實現更多的人生價值。
普及全民健身,補齊農村體育建設短板。籃球在我國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截至目前,貴州省首屆“美麗鄉村”籃球聯賽已開展超過5000場比賽。江西、江蘇等地也在陸續舉辦“村BA”,相信在全國大賽到來之際,會有更多隊伍加入其中。與此同時,貴州“村超”賽事也在如火如荼地舉行,一場比賽就能吸引數萬名觀眾。賽事之火,反映出農民群眾強身健體的需求非常強烈。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全國各地,一個個“15分鐘健身圈”“10分鐘健身圈”正陸續建成,為全民健身的開展奠定了基礎,然而客觀來說,鄉村體育設施存在歷史欠賬,根據估算,我國鄉村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還不到全國均值的一半。“村BA”“村超”讓我們看見因陋就簡也可以享受運動樂趣,但這不是放緩普及農村運動場地的借口。許多城市家庭非常重視孩子的運動素養培養,除了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熱門項目之外,馬術、射箭、滑板等項目也在悄悄興起,而一些農村孩子則因為缺乏基礎體育運動設施,在成長過程中較少得到鍛煉機會。讓農民群眾就近就能參與豐富的體育活動,共享全民健身發展,還需再加快馬力,加大投入。
用汗水澆灌夢想,樸素卻燃動的“村BA”,展現出體育運動最本真的一面——重在參與、收獲快樂。發展體育運動是功在千秋的大事,期待看到更多人加入全民健身、科學健身的隊伍,在運動中享有參與感、獲得感,開啟自己的健康生活。
來源|小蘇“畫”事工作室
統籌|周安琪
文稿|童婷婷
手繪|姜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