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金慧
近日,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完美落下帷幕,此次文博會盛況空前,呈現了文化與創新共舞的炫麗場面,為中華文化持續繁榮注入活力。在新起點上,文化繁榮發展需要我們尋找到文化傳承新的“著力點”,堅持守正創新,將文化與科技交融,傳承與創新并舉,使中華文化書寫新的“時代華章”。
以“守正”延續文化血脈,締造文化圖譜“連續性”。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賡續古老文明的現代化,而不是消滅古老文明的現代化;是從中華大地長出來的現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國家的現代化?!蔽幕膫鞒?,不是粗暴否定過去,從新出發;也不是脫離本土實際,創造搭建在空中的絕美“奇幻文化花園”。文化的發展必須要以締造中華文明的“連續性”為前提,充分吸收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華,為新時代社會發展提供滋養。此次文博會中,湖南展團以“芙蓉國里盡朝暉”為主題,以積木呈現“古建筑”,展現了湖南文化產業發展的繁榮盛景;展會上的人形白瓷擺件、獅頭文創,從細節方面,滲透出濃郁的中國文化底蘊和現代時尚感。在現代科技外衣的包裹下,文化斷然不可失去“原汁原味”,我們需要把穩文化發展之舵,讓歷史文脈融入現代生活,堅持追本溯源、強根固本,同時又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吮吸時代養分,激活中華文明的“一池春水”。
以“創新”激活文化基因,強化文化圖譜“持久性”。“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是古人對創新的呼喚。在新征程中,創新同樣是實現文化強國的“錦囊”之一。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持續深化,能助推中華優秀文化的表現力、傳播力、影響力的提升,能使大眾以全新視角感受文化魅力。文博會首設“數字中國”展區,實現“科技+文化”跨界融合,其中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室藏萬卷盛景真實體驗、宋代名畫《聽琴圖》中的悠揚琴聲的再現,通過虛擬展示、沉浸式體驗和數字視聽等技術的應用,使人身臨其境近距離走近傳統文化;“蘇繡+科技”的創新產品《錦繡蘭蝶》融入感光油墨、感溫交互等技術,營造出花開蝶舞的意境,滲透出非遺文化中的匠心和智慧。當下文化的創新,需要發展先進數字技術,提升裝備制造水平。我們應該始終保持開拓創新的姿態,激發自身敢為人先的銳氣,使中華文明在繼承創新中不斷發展,在應時處變中不斷升華,從而在強國復興的新征程中增強文化自信。
文化的守正與創新不可割裂。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如浩浩江河滋養泱泱華夏;縱橫九萬里,創新創造如熠熠繁星,匯聚惶惶文脈。唯有堅持守正,創新才有明確的立場和方向;唯有堅持創新,守正方能獲得活力源泉和動力根基。因此,我們要牢牢守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與“魂”,充分運用時代智慧,深吸當下養分,匯聚新征程中的磅礴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