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地評線】荔枝網評:傳承中華燦爛文明 講好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故事

  特約評論員/丁鐵

  盛世中華,何以中國?古人云:“夫源遠者流長,根深者枝茂。”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在文化遺產一脈相承里,中華兒女讀懂厚重的文化底蘊,堅定文化自信的根脈。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燦若星辰的文化和自然瑰寶,在歷史云煙里銘刻輝煌的過去,在時代傳承下見證精彩的現在,更在歷久彌新中孕育美好的未來。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經由這些瑰寶,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才能理解古代中國、現代中國,進而理解未來中國。要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中華文化遺產,為人類文明賡續和世界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中國力量,更要講好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故事,讓文物和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

  文化遺產承載著民族文化基因,折射著民族的精神特質。2002年,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啟動。經過20多年的工作,實證了5000多年中華文明,揭示了中華文明的豐富內涵,展示了中華文明起源與發展脈絡,提出判斷進入文明社會標志的新方案,為探索世界各地文明起源作出重要貢獻。同時,我國建立了全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世界遺產總數達56項,“十四五”以來組織實施1500余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孔府檔案、戰國楚簡等6.2萬件(套)館藏珍貴文物和出土文物得到修復,文物保護長效機制進一步健全。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有助于增進文化認同、增強文化自信。傳承中華燦爛文明,應成為全民共識共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保護文化遺產、實現代際傳承,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而全民“知”則是全民“行”的基礎。這需要各地結合實際開展活動,引領公眾觸摸歷史、增強自信。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南京展示明孝陵文物保護成果、無錫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泰州姜堰“天目探陶”、鎮江聘任“少年文物保護官”……人們在參與中了解,在了解中熱愛,文物保護思想“火種”已點燃。如何從星火燃向燎原?唯有創新表達,講好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故事。

  保護傳承融入現代生活、展現當代價值,方能激發文化共情。近年來,借助數字技術、“互聯網+”,一些歷史文化遺產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要讓越來越多人,特別是青年投身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創新表達推動中華文化融入生活、入腦入心的中國故事不可或缺。由荔枝新聞推出的雙語微紀錄片《非遺有新人》應時而生,講述薪火相傳的故事,炫起追尋千年文脈足跡的強勁風潮。從昆曲到新疆瑪納斯,從南通藍印花布到景德鎮手工制瓷,從江蘇到全國并走向全世界,85后、90后新生代非遺傳承人描摹出一幅“非遺新青年圖鑒”。閱讀播放量破18億,海外覆蓋人群超2000萬,再向前,文化遺產保護中國故事是永遠寫不完的長篇。

  “每一種文明都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于創新。”在做足文明歷史研究“文章”基礎上,講好文明歷史精彩“故事”,傳承文明歷史精神“血脈”,讓“盛世中華,何以中國”的答案閃耀于中華兒女心魂,讓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緊跟時代步伐,始終呈現活起來、火起來的生生不息盛景。(丁鐵)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