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季,牽動著千萬家庭的思緒。7月10日,快手正式發布《2023快手高考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通過多維數據全景式回顧2023年高考,讓大家看見考生們的青春與夢想,也看見全社會的守望與期冀。報告顯示,從為考生加油助威的趣味活動,到覆蓋考前、考中、考后全鏈路的實用信息服務,高考這一全民熱點在快手平臺得到了廣泛關注與討論。
高考相關內容持續升溫,供給與需求雙雙強勁增長
2023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達到1291萬人,比去年增加98萬人,再創歷史新高。作為當下最受重視的內容載體之一,以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直播平臺堅持普惠,持續為廣大高考家庭打造高質量信息服務,正在成為熱門的高考線上能量站。
報告顯示,2023年1月至6月,快手高考相關話題視頻發布量高達347萬,相關評論量也達到1.02億,快手高考內容搜索人數同比增長50.3%。從數據來看,平臺高考相關內容的供給與需求雙雙強勁增長,這意味著,快手在大眾分享、獲取高考信息方面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高考是一場全民大事件,隨著時間臨近,用戶通過快手關注相關資訊的需求越來越旺盛,高考關鍵詞搜索量6月較5月環比增長1015%。
用戶在高考季關注什么,往往反映在關鍵詞搜索量上,根據快手搜索數據,“考生”是大家最重要的關注對象,對考生的鼓勵祝福及對考試本身的關注,則成為兩類熱門內容。
高考也是一場漫長的努力,不同時間搜索重點一直在變。其中,“陪讀”“誓師大會”“備考”的搜索量分別在1月、3月、5月達到巔峰;在考前、考中、考后不同階段,高考熱門搜索更是千差萬別,體現出顯著的時段差異。
備考直播間726萬人受益,近億人線上許愿送祝福
高考之前,為助力考生以最佳狀態備戰,快手集結超實用的短視頻及直播,為考生沖刺階段講干貨、劃重點、傳經驗。在滿足碎片化學習需求的同時,5月31日至6月7日,快手還每天推出一場備考直播,覆蓋名師押題、考前健康與各科沖刺三大主題,全面為考生保駕護航,該系列直播觀看人數達726萬。
報告顯示,快手搜索熱度前十的高考科目依次為數學、語文、英語、物理、體育、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不同科目對應的高頻搜索詞各不相同。
此外,不同人群的高考搜索詞偏好也大相徑庭,考生偏好搜索“沖刺”“押題”“知識點”等干貨,家長則偏好搜索“心理”“營養”“填報”,一舉一動都透著對考生身心健康的關注。
小小的屏幕還承載著滿滿的祝福,快手不僅在高考前推出“AI畫高考錦鯉”等特色互動玩法,還在6月5日至6月10日聯動@新華社、@央視頻等媒體開設了高考許愿直播間。數據顯示,系列直播觀看人數達8983萬,評論量達63萬,高頻許愿詞包括“加油”“金榜題名”“上岸”“順利”“考上”“必勝”等等,每一次花式許愿,都寄托著真摯的祝福。
6月7日至6月9日,快手還聯動全國121家政務機構及媒體進行直播,在全國各地直擊高考現場、呈現考場資訊。該系列直播觀看人數達3630萬,并收獲了超150萬點贊,其中,山東、河北、內蒙古、河南、甘肅、遼寧、廣東、山西、四川、陜西,成為最關注高考現場直播省份前十名。
百所高校開設招生直播,清華大學成最受關注高校
考后的頭等大事,便是填報志愿。為降低志愿信息的獲取門檻,快手通過短視頻、直播、填報工具等多維度內容及工具,為考生打造高質量、低門檻、多內容的實用信息服務;為提升志愿決策效率,快手在高考季還推出15場獨家直播,集結志愿規劃師和各類專家達人,連麥為考生輔導志愿填報,該系列直播共幫助到920萬觀眾,也獲得了152萬點贊。
報告顯示,理科生志愿問詢需求量更大,快手搜索量前十的大學專業依次為軟件工程、土木工程、漢語言文學、經濟學、法學、電子商務、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心理學、金融學、口腔醫學。總的來說,獲得更便捷、詳盡的訊息與更專業、豐富的解讀之后,這屆考生兼顧個人興趣與專業熱度,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尋求平衡。
考生與大學雙向奔赴,離不開緊密的互動與溝通。高考前后,165所高校在快手開設400多場招生直播,針對考生和家長關心的問題進行詳細解答。數據顯示,系列直播觀看人數達1.3億,評論量達74萬。
根據快手搜索數據,用戶搜索“大學”時,偏好搜索“分數線”“錄取”“學習”“宿舍”“食堂”等關鍵詞,充分考慮到入學吃住等方方面面。
在快手最受關注的高校排名中,清華大學占據榜首,山東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緊隨其后。
通過豐富的數據呈現,《2023快手高考數據報告》描繪了今年高考季的數字全景,也在見證考生們邁向人生新階段。作為新的內容載體,短視頻與直播在信息分享、知識生產和傳播的過程中,開辟出了更廣大普惠的空間。未來,快手將繼續依托平臺優勢,激發更多有用有趣的好內容,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新服務,陪伴學子們共赴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