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有擔當,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希望所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寄語青年,指出“時代呼喚擔當,民族振興是青年的責任”,“明天的中國,希望寄予青年。青年興則國家興,中國發展要靠廣大青年挺膺擔當”。6月26日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總書記再次強調,“青年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中國青年才會有力量,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才能充滿希望”,飽含著對新時代青年敢于擔當的殷切期待。
中國青年和中國青年運動,從來都是在擔當時代使命中彰顯青春的使命,在推動時代進步中實現自身的進步。無論是烽火連天的戰場上,還是百廢待興的土地上,無論是改革開放的春潮里,還是新時代波瀾壯闊的實踐中,一代代中國青年總是響應在第一時刻、沖鋒在第一陣列,用責任擔當書寫青春的答卷。
是選擇北京安穩的生活,還是回農村“種田”?魏巧選擇了后者。“80后”魏巧是土壤學碩士,丈夫是農學博士。2017年兩人分別從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大學辭職,回到家鄉江蘇鎮江當起了“新農人”。運用所學知識,他們不僅成為數字化大田種植的行家里手,還有效帶動周邊農民致富,變身鄉村振興“領頭雁”。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聽了魏巧的經歷,稱贊說,“我們現在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大量的人才和優質勞動力”,“像魏巧這樣的同志到農村去,很好!”
當代青年的成長期、奮斗期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高度重合,肩負的使命無比光榮、擔當的責任艱巨繁重。習近平總書記鼓舞青年:“青年懷壯志,立功正當時,此時不搏更待何時,責任擔當,舍我其誰!”新征程上,廣大青年要勇于擔當、奮發有為,主動到實踐中去、到人民群眾中去、到基層一線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在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衛國戍邊等各領域各方面工作中爭當排頭兵和生力軍,展現青春的朝氣銳氣。
要扛起時代的重任,除了擔當的寬肩膀,還得有成事的真本領。不論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還是擔當時代的神圣使命,廣大青年都要珍惜韶華、不負青春,努力學習科學知識,錘煉過硬本領,使自己的思維視野、思想觀念、認識水平跟上越來越快的時代發展,以真才實學服務人民,以創新創造貢獻國家,讓青春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