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高血壓患者高達3億人。每到夏天,不少患者發現自己的血壓“降低”了,誤以為進入夏天高血壓迎來“安全期”,有的患者自行減藥甚至停藥。醫生提醒:切不可自行停藥,嚴重者可能導致心腦血管意外發生。
為何夏季是高血壓“危險期”
記者從江蘇省中醫院高血壓研究所團隊了解到,夏季氣溫高,血管處于擴張狀態,血流阻力小、壓力小,血壓自然降低,加之夏天出汗多,血液中水分減少后,有助于血壓降低,很容易使人麻痹大意。不少患者認為大熱天高血壓患者血壓普遍下降,暫時停停藥也不要緊。其實,高血壓患者與正常人不同,對環境溫度適應能力差,氣溫一高,反而發生血壓驟升,也可能發生血黏度增加,最后形成血栓等,其危險程度比冬天更厲害。這是由于高血壓患者本身有腦動脈硬化、血液易凝結傾向,加上溫度高、出汗多,血液濃縮,血管容易堵塞。因此,高血壓患者夏天絕不可掉以輕心。
高血壓患者夏天一般仍應堅持原降壓方案,不能自行停藥,更不要吃吃停停,如果自測血壓明顯偏低,應去醫院就診,聽聽專科醫生意見,是否需要調整方案。
哪些人群夏季要注意
1.嗜好吸煙者
吸咽是高血壓、冠心病最顯著的危險因素。長期大量吸煙可使心率增快,血壓增高。長期精神緊張,心血管意外事件和心肌梗死發生率比正常人高2~4倍。
2.情緒激動精神緊張者
脾氣暴躁,辦事總愛瞻前顧后、反復思慮又難以下定決心以及過于焦慮、從事腦力勞動和精神高度緊張的人,容易罹患高血壓。
3.飲食喜鹽過咸者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吃得過咸會導致機體內鈉鹽過多,血管阻力增加,心血管負擔加大,促使血壓升高。
4.長期過量飲酒者
長期大量飲酒,尤其貪杯易醉者,常常合并高血壓、肥胖、高血脂和高血糖。
5.血糖血脂升高者
糖尿病人發生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的機會比正常人高30倍。糖尿病與高血壓并存,則患腦中風及心肌梗死的危險性比正常人高2~4倍;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與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呈正比。
6.超重和肥胖者
肥胖不但可以引起高血壓,而且也易導致冠心病、膽囊炎、關節炎等諸多全身性疾病。肥胖者多數嗜睡、胃口好,易形成惡性循環。
7.久坐少運動者
熬夜,久坐,通宵達旦無節制娛樂的人,易患高血壓。
8.中老年人
人到中老年易患高血壓,其中45%父母有高血壓病史;父母無高血壓,子女患高血壓的概率為3%。老年人群中60%以上患有明顯的心腦血管病,其中由高血壓引起的相關性心血管病占絕大多數。全國每年有150萬人因高血壓引起腦中風。
夏季如何防治高血壓
1.多補水,少吃鹽
夏季人的消化道功能減退,食欲下降,水分丟失較多,高血壓病人尤其需要注意。即使感覺不太熱時也要常喝水,以防血液黏度升高,預防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有糖尿病的人,應以清茶或涼開水為主。補水要注意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攝入大量水分,造成心臟、腎臟負擔過重。如無糖尿病,可多吃些西瓜、蘋果等,可以穩定和降低血壓。
高鹽是使血壓升高的一個重要因素,高血壓病人每日鹽攝入量應控制在5克以下,但也要注意,高血壓患者不必過度限鹽,尤其服用利尿劑的患者,需要適當的咸食。同時要增加攝入含鉀、鈣豐富的新鮮蔬菜、水果及豆制品,控制膳食中的脂肪及過多的谷類主食,增加攝入禽類及魚類等含蛋白質豐富且含脂肪較低的動物性食物,限制飲酒或最好不飲白酒,每人每日飲酒量不超過20克;要經常補充水分。
2.避免溫度忽高忽低
夏季炎熱,有的人喜歡把空調溫度調得很低,特別是從外面回家的時候,希望通過調低室內溫度使自己盡快涼下來。這樣一熱一冷,血管會從舒張狀態一下子變成收縮狀態,這就為血壓波動埋下了隱患。在空調房間里逗留時間長了,一出門就是滾滾熱浪,血管又會擴張,這樣血壓就不停地在波動。建議室內溫度不宜過低,以27℃為宜,不宜低于25℃,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8℃;盡量避免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間里,空調打開1~3小時最好關一段時間,打開窗戶呼吸新鮮空氣。如果條件不允許,最好每隔1小時到室外的走廊等有窗戶的地方換換氣;即使再熱也不要站到空調下直吹。風最好向上吹,避免冷風直吹背部、肩頸、頭部。尤其頭部長期被冷風吹,易造成血氣運行不暢、心臟供血不足而發生危險。
3.避免運動過量
夏季血壓通常比冬天低一些,高血壓患者也是如此。因此,對高血壓患者來說,夏練三伏是不可取的。不僅運動量應適當減少,運動時間也應縮短。適合高血壓病人在夏季里進行的體力活動項目有打拳、練氣功、行走、慢跑、游泳。這些活動有利于放松精神,調節神經,擴張血管。
運動要避開氣溫最高的時間段,不在陽光直射的環境下運動。早上鍛煉的時間應該比平時適當地提前一點,傍晚的鍛煉時間可選擇太陽落山以后,千萬不要在烈日下進行體力活動。活動的持續時間應該控制在30~60分鐘。最好在運動前、運動中和運動后少量多次補水,每次150毫升左右(三四大口),水不要太涼,以20℃左右為宜,以防對胃腸道和血壓產生不良刺激,燒開的自來水或礦泉水為佳。
4.正確測量血壓
家中血壓監測要采取正確方法。測壓前30分鐘不能進食,也不要飲酒、飲茶、飲咖啡、吸煙及大量運動等。測壓前要排空膀胱、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休息5分鐘;測血壓者不要動,也不要說話,雙腳放松落地不能交叉,前臂放在桌子上,使綁袖帶的上臂與心臟處于同一水平。袖帶纏繞上臂,氣囊集中在上臂前方表面,袖帶的下緣離肘彎2厘米,氣囊應置于心臟水平。及時準確地記錄血壓,最好詳細記錄測量日期、時間。
建議患者在就診前連續測量7天(至少3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兩遍,間隔1分鐘,取兩遍測量平均值,及時準確記錄。就診時除去第一天的血壓,取后6天平均值作為參考血壓,對于處于穩定治療期的患者建議每周測量1~2次血壓。血壓控制良好時,每周測量1次。
5.保證正常睡眠
研究證明,人們只有在睡眠中才會出現血壓下降,應保持血壓的晝夜規律。高血壓患者夏天夜間睡眠質量下降時,會出現夜間血壓升高,加重心腦血管的損害。因此,病人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溫,保證正常睡眠;同時,夏天可選用長效而對正常血壓影響不大的生理性降壓藥物,確保夜間血壓正常,以保護心腦腎的健康。
6.在醫生指導下,定期服藥,穩定控制血壓
通訊員 馮瑤 現代快報+記者 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