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經濟期中考,成績怎么看,未來怎么干。今年上半年,不少發達國家對我國投資保持增長,法國、英國、日本、德國對我國投資分別增長173.3%、135.3%、53.0%、14.2%。投資增長的同時,在我國新設外資企業數量也在快速增長,增長幅度為35.7%。我國引資質量持續提升,其中高技術產業引資增長較快。今年以來,歐美銀行業危機、美聯儲加息、全球地緣政治緊張等一系列因素錯綜復雜,全球跨國投資普遍低迷。在此背景下,一些外資機構為何依然加速加碼投資中國,眾多外資投資中國不減反增?投資中國,外資企業為何熱衷于在高端產業、新興領域的布局?先來看看外資對中國投資的增長。
吸引力更強 發達國家對我國投資保持增長
在浙江海鹽,這家美資企業第五次增資,投資1000萬美元,建設新能源汽車電子連接器件技改項目;在江蘇南京,這家德資企業斥資1.5億美元,打造精益智能示范工廠。
菲尼克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 顧建黨:這一次我們是把根植于德國的所有核心零部件的生產技術全部轉移到中國來,將會打造成為一個全價值鏈的超級工廠。
近期,這家法國公司也把總部設在上海,提升能級,擴大氫能項目投資。
佛吉亞氫能中國區總經理 白立松:中國是個非常關鍵的市場,我們在中國已經持續投資很長一段時間,落地(上海)嘉定的總部將成為我們投資的重要一步,我們將持續為中國市場提供更多新的氫能產品,助力中國實現“雙碳”目標。
近日,多達77個外資項目在上海簽約,投資總額102.4億美元,聚焦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汽車等重點產業,以及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新賽道。今年上半年,13家跨國企業還將研發中心正式落在上海。
博凱機械亞太區首席財務官 唐哲:我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我們將持續投資中國,特別是在自動化和數字化產業領域。
上半年外企高管密集來華 不少外資投入加大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恢復放緩,全球跨國投資低迷。在這樣的背景下,跨國公司高管紛紛來華尋求新的發展機遇,持續加碼中國,深耕中國市場。上個月,6月14日,美國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抵達北京,尋求在加強創新、全球減貧、公共衛生、藥物研發、農村農業等領域和中國的進一步合作。近段時間,多家外企的高管接連到訪中國,繼續為中國市場“投下信任票”。
5月底,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來華的44個小時,受到海內外媒體高度關注。而在此前后,星巴克、賽諾菲、英特爾、ADM公司、力拓、西門子等多個跨國企業高管也相繼來華。今年3月下旬,中國商務部部長密集會見了雀巢、寶潔、高通等10多家跨國公司高管。
西門子醫療首席執行官 孟天齊:中國擁有大量的研發人才,我們基于中國市場致力于打造科技創新的生態圈。
丹佛斯集團全球高管 托本·克里斯廷森:這里的投資環境不斷優化和改善,我們選擇持續和中國市場同行,共同發展。
寶馬集團總投資100億元人民幣的全新動力電池項目在沈陽全面動工;丹佛斯集團18年來第9次增資浙江嘉興;力拓集團簽約未來5年進博會,充分利用進博會這個平臺開拓發展機遇。
在西門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博樂仁心目中,中國市場規模大,創新日新月異。他表示,西門子過去在中國進行了大量投資,未來還將一如既往。他還透露,已經啟動了在華加速發展和進一步增資的重要計劃。
西門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博樂仁:我們將投資11億元人民幣,在成都打造西門子工業自動化產品中國智造基地,同時我們宣布將成立西門子數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全面提升在自動化、數字化領域的研發與制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