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70年前的今天,《朝鮮停戰協定》簽署,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中國人民用一場,威震世界的勝利,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經此一役,中國人民掃除了近代以來任人宰割的百年恥辱,新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給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義事業以極大鼓舞。
在《抗美援朝戰爭史》中有這樣的描述:“上甘嶺戰役中,危急時刻拉響手雷、手榴彈、爆破筒、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舍身炸敵地堡、堵敵槍眼等,成為普遍現象。”在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用血肉之軀撲向敵人的槍眼,壯烈犧牲,時年21歲。長津湖之戰,零下40攝氏度的極寒中,1081高地上的志愿軍官兵堅守陣地,全連以俯臥戰壕的戰斗姿勢犧牲,成為一尊尊巍然屹立的冰雕……首戰兩水洞、激戰云山城、會戰清川江、鏖戰長津湖,奮勇拼殺、排山倒海之勢,中國軍隊這種英勇頑強、連續作戰、不怕艱苦、不怕犧牲的精神,被對手稱作“謎一樣的東方精神”。志愿軍戰士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贊歌,在共和國的史冊上寫下了輝煌一頁,鑄就了不朽豐碑。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曾強調,“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偉大的事業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開啟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目標,我們深知,前進路上并不平坦,甚至布滿荊棘。在破解難題、化解危機、突破求變、革新創造中推進干事創業,這才是我們真正讀懂抗美援朝的精神力量,從而把這種精神貫穿在工作中。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等逆全球化浪潮不時涌動,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硝煙雖已沒于歷史,啟迪卻應照亮未來。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但是我們也決不會坐視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受損。“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在關系國家利益和民族命運的重大問題上,我們必須旗幟鮮明,立場堅定。
今天,我們緬懷先烈,是穿越時空觸摸波瀾壯闊的歷史,是去讀懂抗美援朝的精神力量,把握住抗美援朝精神的時代意義,在銘記偉大勝利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我們銘記這場戰爭,亦是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不懼千難萬險,依然會凝聚起當年那股不畏強暴、遇強則強的精氣神,向著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奮勇前進。
70年后,硝煙已逝,山河無恙。生活在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和平年代,我們更要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氣昂昂,在接續奮斗中創造中華民族更加燦爛的明天。(蘇喻)